文章详情页
  • 胆管癌的概述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胆管癌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癌或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和下段胆管癌3个类型。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伴有上腹部不适的进行性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瘙痒等。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胆管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与其发病可能有关的因素有:溃疡性结肠炎胆结石中华分枝睾吸虫感染胆总管囊肿等这些因素都能增加胆管癌发病的危险性。

      目前治疗肝外胆管癌最有效的手段仍为手术切除,但胆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其切除率较低的临床特征,特别是肝门部胆管癌,由于处于肝外胆管和特殊部位,一经诊断往往已属晚期,所以手术切除难度更大,文献报告能手术切除的胆管癌约为5%~50%,平均为20%。

    2014-08-01 09:35:15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