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六味中药赶走痛风顽疾

      痛风与遗传有关,食用了过量的富含嘌呤的食物也会导致发病。痛风的危害是很大的,这就需要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该病应该要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那么,痛风是如何用药的,以为六味中药供大家参考。

      一、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疼痛以上肢为主者,加羌活、威灵仙、川芎;以下肢为主者,加独活、牛膝、防己;以腰为主者,加狗脊、续断、桑寄生。可配以侧柏叶30克,大黄30克,黄柏15克,薄荷15克,泽兰15克。共研末,加蜜适量,再加水调糊外敷,也可应用回阳玉龙膏(草乌、煨姜各90克,赤芍、白芷、天南星各30克,肉桂15克,共研细末,加4倍量凡士林,调匀成膏)外敷患处。

      二、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寒盛痛剧者,加大乌头用量并加细辛;肩臂疼痛、不能抬举者,加片姜黄、桃仁、红花。配以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将诸药研极细面热酒调敷,亦可掺于膏药内贴之。也可用山慈姑10克,生南星10克,加75%酒精浸泡,做痛区离子导入或膏药外贴患处,如麝香追风膏,关节止痛膏等。

      三、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味。关节肿胀者,加萆(草字头加解)、姜黄;肌肤麻木不仁者,加海桐皮、白芥子。配以马钱子、生半夏、艾叶各20克,红花15克,王不留行40克,大黄、海桐皮各30克,葱须 3根,煎汤2000毫升,置于桶内,以热气熏蒸患部,待药液变温后,浸洗患处,每日两次,7天为1疗程。  风湿热痹证关节肢体疼痛灼热,痛不可触,局部红肿,关节屈伸不利。舌红,苔黄,或燥或腻,脉滑数。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减。关节红肿疼痛剧烈者,去桂枝,加生地、玄参、麦冬;若兼湿热下注,浊毒瘀滞者,加土茯苓、萆(草字头加解)、泽兰、牛膝。配以芙蓉膏:芙蓉叶、生大黄、赤小豆各等份,共研细末,按4:6之比加入凡士林,和调成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也可应用柳树花30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土茯苓30克,紫花地丁30克,生大黄30克,加水适量,煮沸后约30分钟,浸洗患处。

      四、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方药:蠲痹通络汤加减。关节僵硬、变形明显者,加穿山甲、全虫;疼痛剧烈者,加蜈蚣、元胡。可配以制川乌、制草乌、木瓜、红花各30克,加水2500毫升,煎成2000毫升,浸洗患处。

      五、补益气血,舒筋活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偏阳气虚者,加党参、仙灵脾、制附片;偏阴血虚者,加生熟地、枸杞子、石斛。  阳虚痹证痹证日久不愈,腰膝酸软,骨节疼痛无力,甚者关节变形,屈伸不能,伴形寒肢冷,面色(白字加光)白,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治法:温阳益气,祛邪止痛。方药:左归丸合羌活续断汤加减。阳虚寒盛者,加巴戟天、仙灵脾;疼痛剧烈者,加元胡、乌梢蛇、全虫;关节变形者,加穿山甲、土鳖虫、桃仁、红花、白芥子。

      六、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者,加石决明、牡蛎、钩藤;筋惕肉目闰者,加白蒺藜、天麻;阴虚火旺、低热缠绵者,加青蒿、地骨皮、知母、黄柏。

      温馨提示: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切忌熬夜,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养成每3个月检查一次血尿酸的习惯。

    2014-07-29 1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