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职业皮肤癌的治病因素

      近些年,皮肤癌的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皮肤长期暴露,接受紫外线照射,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癌症的发生。除了上述紫外线照射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在捣鬼?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一)发病原因

      1.化学物质致癌: 多环芳香烃碳氢化合物是引起职业性皮肤肿瘤的主要化学物质,包括沥青,焦油,煤烟,炭黑,石蜡及矿物油等,长期接触这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可诱发皮肤癌,苯并芘(3,4-benzpyrene)是一切含碳物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在体内通过环氧化酶,微粒体羟化酶等一系列作用,转变为环氧化物即烃化剂,与核酸结合,干扰遗传信息,导致转录时生成异常的碱基对或妨碍完全解离而发生癌变。

      砷剂致癌可能是长期接触砷及砷的化合物所致,潜伏期达15年以上,实验证明砷剂主要封闭DNA聚合酶作用而引发肿瘤。

      诱发皮肤癌的化学物尚有烷基化物,芳香胺类,氮染料,吖啶黄,氨基甲酸酯,烟草,二甲基亚硝基脲,氯丁二烯,硝酸胍,乙酰氨基芴及二甲基联苯胺等。

      2.光化作用致癌: 日光照射可增强多环芳香烃的致癌作用,光化物质也能激发紫外线(UV)的致癌作用,UV的致癌光谱为240~320nm,以290~300nm致癌力最强。

      3.离子辐射致癌: 在原有放射线皮炎基础上,接受量相当于3000cGy,可致皮肤癌,潜伏期约25~30年。

      4.创伤致癌: 有些职业创伤发生在原来正常的皮肤上,经过相当时间在原创伤部位发生肿瘤。

      (二)发病机制

      1.长期接触多环芳香烃碳氢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诱发皮肤癌,苯并芘(3,4-benzpyrene)是一切含碳物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在体内通过环氧化酶,微粒体羟化酶等一系列作用,转变为环氧化物即烃化剂,与核酸结合,干扰遗传信息,导致转录时生成异常的碱基对或妨碍完全解离而发生癌变。

      2.光化作用致癌 光化物质也能激发紫外线(UV)的致癌作用,UV照射能引起DNA中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使DNA的双螺旋链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诱发细胞突变。

      3.离子辐射致癌 肿瘤的形成可能取决于电离辐射对毛囊口的不可逆性损害。

      求医网温馨提示:创伤也可致癌,从创伤到肿瘤出现可发生如溃疡,瘢痕等持续性体征,皮肤癌为非转移性肿瘤,同时组织学上位于创伤部位。

      【参考文献:《癌症的诊断与治疗》《临床肿瘤学》】

    2014-07-08 15:37:37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