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多发于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因位置深而隐蔽,检查比较困难,本病早期缺乏特征,为一般症状所掩盖而被忽略或误诊。而到晚期会经常出现头痛,鼻血也由早期的血量不多到晚期的大量出血。如常见症状鼻塞多为肺热内阻或肺气不宣,迫血离经;耳鸣耳聋属实者为肝胆郁火,属虚者为肺肾阴亏;气逆或火毒上扰清阳则见头痛;颈部肿块为痰瘀搏结。应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而有所侧重运用。那么,鼻咽癌要怎样治疗呢,下面是几种关于中医治疗鼻咽癌的方法及用药。
1.肺热痰凝型
主证:鼻塞或微咳,鼻涕带血,时有鼻衄,口苦,咽干,头痛,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宣肺,除痰散结。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
胆南星12克,黄芩12克,瓜蒌仁15克,石上柏30克,浙贝12克,枳实12克,生苡仁30克,生半夏12克,山慈菇12克,山海螺20克,辛夷花15克,云苓15克。
2.气郁痰瘀型
主证:鼻塞、鼻衄、耳聋耳鸣,胸肋胀闷,头重胀痛,颈项肿块,舌质暗红,苔厚腻,脉滑或弦数。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消积。
方药:消瘰丸加减。
生牡蛎30克,玄参15克,浙贝15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土鳖虫12克,田七末3克(冲),守宫6克,苍耳子12克,生苡仁30克,郁金12克。
3.火毒内阻型
主证:鼻塞鼻衄、鼻涕黄稠臭秽,头痛较剧或偏头痛,复视舌歪,或口眼歪斜,口干口苦,心烦失眠,大便秘结,溺黄,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
治法:泻火解毒,通络止通。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2克,栀子12克,黄芩12克,柴胡12克,生地15克,归尾9克,仙鹤草30克,白茅根30克,全虫6克,辛夷花15克,蜈蚣6克,甘草6克。
4.气阴两虚型
主证:头晕头痛,唇焦咽干,形体消瘦,短气乏力,心悸纳呆,手足麻痹,颈项肿块,舌质嫩红或绛红,或中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生律
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味。
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玄参15克,生地18克,八月札15克,首乌30克,北芪15克,浙贝15克,山慈菇12克,生苡仁30克,桑椹子15克。
求医网温馨提示:对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治疗,应以内消为主,使用外敷药物时,切忌穿溃。有人将鼻咽癌当作瘰疬,用中药外敷吸出或打穿,结果不但延误治疗,而且还增加痛苦。严重者可致时流腥臭血水,疮口翻花,或促进远处转移,临床应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鼻咽癌诊断和治疗》《鼻咽癌基础与临床》】
2014-04-30 1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