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风热感冒是其中之一,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咳吐黄痰。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具体治疗缝纫感冒的中成药介绍如下:
1、莲花清瘟胶囊:
【成份】 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锦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注意事项】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2、金青感冒颗粒:
【成分】 金银花 135g 大青叶 135g 板蓝根 80g 鱼腥草 110g 薄荷 135g 淡豆豉 70g 淡竹叶 70g 陈皮 70g 甘草 70g
【功能与主治】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疼痛。
3、羚羊清肺颗粒:
【成分】浙贝母、桑白皮(蜜炙)、前胡、麦冬、天冬、天花粉、地黄、玄参、石斛、桔梗、枇杷叶(蜜炙)、苦杏仁(炒)、金果榄、金银花、大青叶、栀子、黄芩、板蓝根、牡丹皮、薄荷、甘草、熟大黄、陈皮、羚羊角粉。
【功能与主治】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等症。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痰稠而黄、稠、鼻燥咽干,胸痛之燥热咳嗽诸症。肝火犯肿所致的气逆咳嗽,面红咽干,胸邪作痛等症。肺阴不足所致的干咳痰少或痰中带血或咯血,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两颧红赤,手足心热,失眠盗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等症。
4、桑菊感冒片:
【成份】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芦根。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5、抗感胶囊:
【成份】金银花、赤勺、绵马贯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喷嚏,咽痛,全身乏力,酸痛。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6、抗病毒颗粒:
【成份】板蓝根、忍冬藤、山豆根、川射干、鱼腥草、重楼、贯众、白芷、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用。本品适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7、清开灵口服液:
【成份】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火毒内盛所致发热、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等病症属上述证候者。风寒感冒者不适用。久病体虚患者如出现腹泻时慎用
8、清热解毒口服液(片):
【成份】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9、银柴颗粒:
【成份】忍冬藤、芦根、薄荷、柴胡、枇杷叶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
10、感冒止咳颗粒:
【成份】柴胡、金银花、黄芩、连翘、葛根、青蒿、苦杏仁、桔梗、 薄荷脑。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鼻塞,伤风咳嗽,咽喉肿痛,四肢怠倦,流行性感冒。注意,本品含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
11、柴黄胶囊:
【成份】柴胡、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烧。
12、双黄连口服液(片):
【成份】连翘、金银花、黄芩。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13、防风通圣丸:
【成份】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栀子、连翘、黄芩、芒硝、桔梗、甘草等17味。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具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求医网温馨提示:感冒了,好好休息,减少消耗,保持体力,才能增强肌体抵抗力,以利康复。很多医生说,睡觉就是“最好的感冒药”。
【参考温馨:《感冒用药指南》《感冒合理用药247问》】
2014-04-28 09: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