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第一色盲产生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第一色盲?第一色盲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根据专家的介绍,如果是由于遗传病变而导致了红通道的结构,错误地选择了绿通道的结构的话,就会使人产生第一色盲。

      第一色盲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谱长特征”:在700 nm附近有一段没有曲线覆盖的地方,这是一段盲区。由于这段盲区的存在,使得第一色盲所见光谱缩短了一段。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色盲所见光谱缩短的根本原因。

      (2)“亮点特征”:第一色盲的亮点发生在绿曲线的高峰处(L点位置),大约在540 nm附近。该点的位置照正常视觉者的亮点位置向短波方向发生了偏移。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色盲所见光谱的亮点向400 nm方向偏移的根本原因。

      (3)“中性点特征”:O点为红、绿、蓝3条曲线的交点。该点意味着红、绿、蓝3种原色处于等量状态。红、绿、蓝3种原色处于等量状态时的颜色应该是中性色,所以O点是中性点。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色盲所见光谱产生中性点的根本原因。

      (4)“辨色特征”:在V段区域内,只有红、绿2条曲线所覆盖,并且它们是相互重叠的。这就意味着,红、绿两色在该段区域内,处处都处于等量状态。这样,第一色盲在该区域内只能看到红、绿两色的混合色(黄色),不可能单独看到红色或绿色。所以,V段是黄色段。U段与V段不同,在U段中多了蓝曲线。这样,就要有一部分蓝色与黄色相混合而生成白色。由于黄色量多,蓝色量少,所以U段是淡黄色段。从色调角度来看,从中性点到650 nm这一段应该属于黄色调。对于S段来说,该段仅由一条曲线所覆盖,即蓝曲线,所以S段是蓝色段。T段与S段不同,在T段中多了红、绿两条相重叠的曲线。这样,就要有一部分黄色与蓝色相混合而生成白色。由于蓝色量多,黄色量少,所以T段是淡蓝色段。从色调角度来看,从中性点到400 nm这一段应该属于蓝色调。因此,对于第一色盲来说,从中性点到低端(650 nm)这一侧,所见光谱为黄色;从中性点到高端这一侧,所见光谱为蓝色。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色盲只能看到黄、蓝两色的根本原因。根据以上总结可以看出,第一色盲不仅看不到红色,同时他也看不到绿色。这就意味着:在第一色盲中,不可能存在着单一的红色盲或单一的绿色盲。

      求医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第一色盲,以及第一色盲产生原因的具体介绍,希望对您在认识第一色盲的过程中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色盲检查图》《色盲》】

    2014-04-11 09:34:56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