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糖尿病足若没有及时治疗,患者就可能遭受到截肢危险,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糖尿病足在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足部表现、肢端溃疡坏疽、缺血表现。而肢端溃疡坏疽又可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前期、初期、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等不同阶段时的症状。
糖尿病足的三大典型症状
1、足部的一般表现
糖尿病足足部的一般表现: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的皮肤会变成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等情况,呈袜套样改变,脚踩棉絮感,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头下陷造成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
2、肢端溃疡坏疽
(1)干性坏疽(坏疽【译】: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前期:常有患肢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怕冷,皮肤温度下降,肢端干枯,麻木刺痛或感觉丧失。间歇跛行或休息痛,多为持续性。
(2)干性坏疽初期:常见皮肤苍白,血泡,冻伤等浅表干性痂皮。多发生在指趾末端或足根部。
(3)轻度干性坏疽:常见手足指趾末端或足根皮肤局灶样干性坏死。
(4)中度干性坏疽:常见少数手足指趾及足根局部较大块干性坏死,已波及深部组织。
(5)重度干性坏疽:常见多个手或足多个指趾或部分手足由紫绀色逐渐变灰褐色,继而变为黑色坏死,并逐渐与健康皮肤界限清楚。
(6)极重度干性坏疽:手或足的大部分全部变黑坏死,呈木炭样尸干,部分患者有继发感染时,坏疽与健康组织之间有脓性分泌物。
3、缺血的主要表现
缺血是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患者的皮肤经常会出现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的情况,皮肤干燥弹性差,靠毛脱离,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当病人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
温馨提示:广大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要做一次下肢血管B超检查。通过检查,可以了解下肢血管的堵塞程度及血流量等,能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糖尿病足的先兆。如果糖尿病患者在足部瘙痒的同时,伴随着走路间歇式疼痛,就应该尽早去医院做下肢彩超和肌电图检查,排查糖尿病足。
【参考文献:《糖尿病足防治答疑》《糖尿病足临床研究图解》】
2014-04-03 14: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