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依据

      心肌炎疾病的危害性很大,如果患者在发病期间没有及时的确诊,没有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很容易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为了确保患者的健康,我们有必要多了解心肌炎疾病的诊断知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依据。

      1、体征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常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猝死。

      急性心肌炎时常有原发病的症状,并申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头晕【译】: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等。心律失常常见,并可能有晕厥或发展至心源性昏厥。重症患者在短期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慢性心肌炎患者则除常见心律失常外,多数呈进行性心力衰竭。

      2、体检

      可有心脏扩大,心率加速或减慢。第一心音减低,有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奔马律。急性期可能有瓣膜相对关闭不全引起的杂音,急性期过后多消失。

      3、电诊断

      心电图检查主要有①S-T段和T波变化:T波减低或倒置,有时可呈冠状T波变化,S-T段变化一般较轻。

      ②心律失常:除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缓外,各种异位心律和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常见,心室颤动的发生可致猝死。约1/3病人可有Ⅰ至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迅速发展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发生猝死的另一机制。传导阻滞可出现于急性期,在恢复期消失,亦可因疤痕愈合而产生永久性的传导阻滞,或由疤痕灶而引致过早搏动的问断出现。

      ③Q-T间期延长。④低电压。

      4、影像诊断

      X线检查示局灶性心肌炎无异常发现。病变属弥漫者可见心影扩大,心搏动减弱,有心力衰竭者则有肺充血或水肿。合并心包炎者可因心包积液而心影增大。

      5、实验室诊断

      病因学检查根据不同病因而有不同发现。伤寒时血、大便培养可阳性;脓毒血症或菌血症时,血培养也可获得细菌;病毒性心肌炎可从咽拭子或粪便中分离出病毒,血清中特异抗体(中和、血凝抑制、补体结合)增高,IgM滴定度增高。如作心肌活检则可能从心肌分离到病毒,或用免疫荧光法找到特异抗原,或在电镜检查中发现病毒颗粒。

      6、血液

      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急性期红细胞沉降率可增速,血清酶包括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等均可增高。

      求医网温馨提示:患者应注意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避免紧张保持情绪稳定,似免给脆弱的心脏再增加压力。

      【参考文献:《心肌病学》、《心血管急症》】

    2014-03-08 09: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