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心肌供养不足引起的,就是心肌供养和耗氧之间失去平衡的时候,心肌代谢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大量乳酸、组胺及缓激肽的产生,刺激心肌而引起心绞痛。所以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的目的就是减少心肌对氧的需求或增加冠状动脉供应,而起到缓解心绞痛的作用。抗心绞痛的药物一般分为四类:
1、硝酸盐类
如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突然发作时,舌下含服可快速缓解胸痛;还有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的如消心痛、长效心痛治,均用于预防心绞痛的发生。有些人初期服用上述药物会产生头痛、头胀,这是因为药物同时引起脑血管扩张的结果,只要减少用药量如先从1/3或1/2片用起,以后逐渐增加到常用量;或者先在饭后服药,减缓药物吸收的速度,待习惯后再改为空腹用药。如果夜间易发生心绞痛,可采用硝酸甘油贴片,这种药膜每24小时更换一片,将药膜贴在胸前,药物可以缓慢均匀地被吸收,避免病人夜间起床服药。
此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是搏动性头痛、晕眩、眼内压及颅内压升高,青光眼患者慎用。有的可见体位性低血压等,但一般不严重。这类药物主要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的病人,也可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
2、钙离子拮抗剂
常用药物有异搏定、心痛定等,适用于合并心律失常或血压偏高的患者,以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译】:变异型心绞痛继发于大血管痉挛的心绞痛,特征是心绞痛在安静时发作,与劳累和精神紧张等无关,变可因卧床休息而缓解,并伴有ST段抬高的一种特殊类型,它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颤)和猝死)疗效最佳,常为首选药物。对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疗效更为满意。
常见不良反应有颜面潮红、晕眩、恶心、呕吐等,偶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孕妇忌用。常用量每日3次,每次10—20毫克,口服或舌下含服。
3、β受体阻断剂
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倍他乐克等,可用于心率较快的心绞痛病人。这类药只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者慎用,变异型者禁用。
本品适用于心绞痛合并心动过速患者。近年来有人主张心得安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效果加强副作用减少,但联合用药时,剂量宜小,否则会引起血压显著下降。
本品无严重不良反应,一般常见的是便溏薄,突然停药会引起心绞痛复发或心肌梗塞,应逐渐减量,也见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副作用,心功能不全、传导阻滞,所以气管哮喘及肺部阻塞性疾患者禁用。
每日用量30—120毫克,分3次口服。临床观察表明,心得安每日在52—117毫克的范围内,随剂量加大,疗效愈高,但应注意,心得安的个体差异较大,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开始每天40毫克,分4次口服,以后每4—5日增加10毫克,直至80—120毫克,症状可明显消失或减轻。
4、中成药
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参芍片等,具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止痛之功,能够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的发作,而且没有硝酸甘油片所引起的头胀、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
大多数病人在过度劳累、情绪亢奁或饱餐时发作,这是因为这些因素使心脏对血氧的需求增加,易诱发心绞痛,因此应避免上述因素。
求医网温馨提示:病人在服“救心药”时最好取坐姿。一旦心绞痛发作,患者应马上就地坐下来再服药。这是因为,站着服药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躺着服药时,体内大量的血液会回流到心脏,加重心脏负担。服药时最好不嚼服和吞服。这是因为,舌下毛细血管丰富,吸收快,能直接作用到心脏,弥散到全身。嚼服会让大多药物留在牙齿上,效果不好。吞服的作用更大打折扣,因为药物经过胃肠道,90%的会遭破坏,降低药效。
【参考文献:《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摆脱心绞痛》】
2014-03-07 11: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