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乍暖还寒时要谨防春季冠心病

      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温差比较大,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最容易引发冠心病的发病。冠心病患者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尤以老年患者居多。主要是春季万物复苏,是各种细菌、病毒最易传播的季节,中老年患者要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所以我们在春季要谨防冠心病的发生。

      1、适度运动

      冠心病患者锻炼需适度,量力而行,或听从医生建议,以锻炼中和锻炼后不出现明显不适为原则。一般建议上午10时左右或下午锻炼,原因有三:首先避开晨起交感神经兴奋期;其次避开晨起低温期;第三便于接受阳光浴,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方式可选择散步、慢跑、五禽戏、太极拳等较柔和室外锻炼项目,避免长跑、快跑等剧烈运动方式,病情较重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心肌梗死灶尚未完全修复的患者不建议运动。

      2、合理饮食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冠心病患者饮食需健康合理,遵循少食多餐、低盐低脂、结构合理搭配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晚餐不宜吃得过饱,少进食腌制、油炸、奶油、巧克力、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膳食中增加新鲜蔬菜、豆类、牛奶、富含碘的海带、藻类、水果的比例,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大便干燥用力过猛诱发心血管病。

      3、平和情绪

      平和的情绪对冠心病患者大有裨益,焦虑、恐惧、紧张、愤怒、烦恼等负面情绪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猝死。冠心病患者需保持心态平和,可培养养花、养鱼、听轻缓音乐等爱好,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乐观、宽容、不急不躁的心境有助于缓解、控制冠心病病情,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4、规律服药

      规律服药是冠心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基础,患者及家属需对疾病有正确认识,症状的暂时缓解不代表疾病已经根除,切忌因为随着气温回升,人体血管开始舒张,冠心病症状有所缓解,而忘记服药,甚至中断服药,使病情反复或加重。建议除日常用药外,冠心病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5、关注气候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防止感染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在空气干燥风大、花粉飞絮飘舞的日子里,很容易患上流涕、咳嗽、鼻塞等呼吸道感染疾病,从而加重了心脏负荷,促发冠心病的几率。适量的运动对预防冠心病是有好处的,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但是,春季的特点是早晚温差大,所以清冷的早晨并不是晨练的好时段,冠心病患者的各个脏器适应性较差,再加上睡眠时人体较缺水,血液粘稠度偏高,血流速度缓慢,清晨的气温又通常偏低,在这种状态下锻炼只会适得其反,如果一定要外出晨练建议在太阳升起之后的时段。

      求医网温馨提示:冠心病患者在注意自我保养的同时,应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中老年冠心病防治》《冠心病诊治与预防》】

    2014-02-28 11:21:14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