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感染性疾病里最常见的一种,病原体包括外源性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以及内源性病原体两种,临床上通常为外源性及内源性的混合感染。不同的高危因素常导致不同的病原体感染。通常情况下年龄小、不洁性行为与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感染相关,而性卫生情况不好以及宫腔操作手术等与内源性病 原体感染相关。盆腔炎性疾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输卵管炎,严重输卵管阻塞可致不孕。
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需根据患者自身所存在的不同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不孕患者一般都需要辅助生育技术协助受孕。对慢性盆腔痛,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处理或给予中药、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治疗前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其他引起盆腔痛的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者,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输卵管积水者需行手术治疗。
随访:
对于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医生建议应 在72小时内随诊,首先要明确有无临床情况的改善。患者在治疗后的72小时内临床症状应改善,改善表现诸如体温下降,腹部压痛、反跳痛减轻,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减轻,如果此期间症状无改善,则需要进一步检查,重新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必要时腹腔镜或手术探查。对沙眼衣原体以及淋病奈瑟菌感染者,可在治疗后4-6周复查病原体。
预防:
1、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两性生活的卫生和清洁,以减少性传播疾病,对沙眼衣原体感染高危妇女筛查和治疗可减少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虽然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性疾病有关,但检测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能否降低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至今尚不清楚。
2、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3、做好公共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殖道感染的认识,宣传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严格掌握妇科手术指征,作好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的护理保健工作,术时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术后感染。
5、一旦确诊患有盆腔疾病,及时治疗和用药,防止后遗症发生。
【本文由北京航空总医院 闵敏大夫供稿】
2014-02-20 09: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