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春季高发病来袭 做好预防是关键

      初春季节,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是疾病易发和容易传染的季节,比如呼吸道疾病、传染病、旧病复发、皮肤过敏、心脑血管疾病等是春季高发病,如果稍微不注意防范,就很容易伤害患者的健康,特别是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婴幼儿、老年人较容易感染上这些季节性疾病,希望大家多多关心自己的身体,提前做好春季高疾病的预防,避免疾病上身影响恢复。

      春季易发8种疾病

      1、哮喘

      惊蛰春分前后,慢性疾病患者最易复发,正所谓“百草回芽,百病复发”。其中哮喘多发于此期,饮食调养的方法很适宜于哮喘轻度发作或缓解期。因此,应该避免进食过饱,吃的食物不宜太咸,忌烟、酒,慎用辛辣刺激食物,特别要禁食海腥油腻之物。发作期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排尿。食物以充足碳水化合物保证热能供应,以乳、蛋、豆制品保证蛋白质的给养。肾阳不足(肾阳不足【译】:中医又称肾火弱,肾火弱的人就会感到身体寒大,表现为腿脚寒凉难受)的虚喘病病人以海马焙黄研末,每次冲服3克,或以当归6克,海马3克,水煎服;五脏气血虚衰、中气不足的虚喘病人以鹌鹑1只,不去毛,焙烧研末,每次10克,加红糖水融化,再兑入黄酒50克,一次服完,每日2次,予以调养。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较普通感冒病情较重,恢复较慢,主要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咽痛、全身乏力酸痛、不想吃东西,以及其他一些类似于感冒的症状。接种流感疫苗是防范流感比较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严重时可引起死亡。按规定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知道周围有人得了麻疹,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如自身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应到有关单位进行补充免疫。万一发生麻疹,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隔离治疗。

      4、水痘

      水痘作为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春、冬季节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期,一般潜伏期有2~3周。水痘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疹和血液中,经飞沫或直接接触疱液而传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可以降低该病发病率。

      5、抑郁和失眠

      春天除了能让人犯困以外,也能让人失眠。据了解,春天是各类精神疾病的多发期,由于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加上多变的天气,也常常使正常人情绪波动较快,从而导致产生抑郁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对正常人来说,出现情绪波动都是正常的,但要懂得调节。当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时,应注意转移不良情绪,郁闷出现时不妨听听音乐或参加体育活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严重的可找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疏导,千万别陷入抑郁情绪的泥潭,不能自拔。

      6、流腮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幼机构等易暴发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一旦患流腮,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7、皮肤过敏

      春天伊始,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自己出现了皮肤干痒、红斑等皮肤过敏的问题。这便是医学上称为“春季皮肤过敏症”的病症。之所以会有春季皮肤过敏,是和春天的气候有关。春天的气温不是很稳定,一时回升一时又下降,人体皮肤腺一时间很难适应,这时便容易引起过敏症状。此外,春天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皮肤腺分泌旺盛,花粉等过敏物质会增多,皮肤过敏的患者由此增多。要想预防春季皮肤过敏症,首先就要做清洁工作。个人卫生很重要。像面部清洁就可以一天用清水清洁个三五次。记得是清水,不是用洗面奶之类的化学品去污。至于身体清洁,一天洗一两个澡都是可以的。还有就是要多喝水可以排除身体毒素。多营养皮肤,像维生素C、E都是对皮肤保养有利的。在食物方面也要注意,少吃油腻的、高蛋白的,像海鲜、狗肉、羊肉、酒、辛辣食物都是少吃为妙。另外,春天容易发潮,所以最好保持室内干燥,注意通风透气。

      8、流脑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经呼吸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儿童患病率最高。患儿从感染病菌到发生临床症状,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一周。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或瘀癍)及抽搐和颈项强直等异常症状。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3岁以下婴幼儿除发热、呕吐以外,常常拒乳拒食,并伴有腹泻、睡眠不安、尖声喊叫,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流脑流行季节,凡有以上症状患儿,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春季高发病的预防方法

      1、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2、常喝水:气候干燥时,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注意补充营养:要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4、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不要用脏手触摸脸、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防止在医院接触病例时感染。

      5、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不吸烟,少食辛辣的食物,可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以保护自然免疫功能,增强消灭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

      6、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在春季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

      7、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8、注意生活规律: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求医网温馨提示: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期,平时要保持充足睡眠,经常锻炼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春季是风疹、水痘、麻疹等传染病高发季,要注意个人防护,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多开窗通风。另外,与气温变化有关的旧病如关节炎、哮喘病等也易复发,要重视关节及脚部保暖,常用热水泡脚。春天风大浮尘多,柳絮、花粉等易使皮肤过敏,要注意少接触,饮食海鲜、蛋白质等食物也要注意。春季是心脏病的高发季,因为温度变化大,血压容易发生波动,由于血管弹性下降,更易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建议清淡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要有规律服药,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

      【参考文献:《吃出健康吃掉疾病》《流行性感冒》《脑血管疾病》】

    2014-02-19 15: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