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详解共济失调的常见原因

      共济失调一般是指大脑的皮质层发生异常病变而引发的患者平衡能力失调的情况,由于该疾病的发生率并不高,多数人都不了解该类疾病,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共济失调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共济失调的临床病因:

      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平衡。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首先须确定属于哪一性质的,然后考虑各有关的多种病因。因此,深感觉、前庭系统、小脑(小脑【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和大脑损害都可发生共济失调,分别称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还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痴呆。

      常见病因类别:

      1.周围神经病变:如各种病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炎。

      2.脊髓后索性病变:如脊髓痨,亚急性联合变性等。

      3.前庭迷路性病变如前庭迷路炎症。

      4.小脑病变:如小脑出血,小脑梗死,小脑肿瘤,小脑炎症等。

      5.大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胼胝体等部位病变如出血,缺血,炎症,肿瘤等。

      2、共济失调主要类型

      (1)小脑性共济失调。

      (2)大脑性共济失调。

      (3)感觉性共济失调。

      (4)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

      求医网温馨提示:患者的护理要注意从一个稳定的支撑基础开始。为了使患儿对运动有充分的本体感觉处理时间,重心应当小心的逐级转移,并伴有一致的感觉输入。姿势的不安全感会比较明显。注意患者的视觉注视,选择适当的位置来引导患者。

      【参考文献:《神经系统离子通道病》、《家庭医生》】

    2014-02-13 10: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