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检查对患者恢复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及时的检查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很多人就是不知道运动神经元损伤如何鉴别和检查而延误了患者的治疗,使病情加重。
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检查:
根据发病缓慢隐袭,逐渐进展加重,具有双侧基本对称的上或下、或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而无客观感觉障碍等临床特征,并排除了有关疾病后,一般检查并不困难。
运动神经元损伤脑脊液的压力、成分和动力学检查均属正常,少数患者蛋白量可有轻度增高。虽有肌萎缩但血清酶学检查(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多为正常。患肌的针电极肌电图可见纤颤、正尖和束颤等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宽、波幅高、可见巨大电位,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募集明显减少,作肌电图时应多选择几块肌肉包括肌萎缩不明显的肌肉进行检测,有助于发现临床下的肌肉病损,少数病人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可减慢。有条件时可作脊髓磁共振象检查,本病可显示脊髓萎缩。
运动神经元损伤诊断:
1、隐袭起病,逐渐进展,多发病于中年,男多于女。一般均无客观感觉障碍。
2、不同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较为多见。始为一侧手部小肌肉萎缩、无力,渐波及对侧手肌及前臂、上臂、肩胛等肌,并有肌束震颤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但腱反射亢进。双下肢呈现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偶或表现于一侧上下肢。累及脑干时可有吞咽、发音障碍,舌肌萎缩伴明显纤颤,张口困难,咀嚼无力,咽反射常亢进。少数可伴有强哭强笑等精神症状。
3、辅助检查:肌电图呈典型的失神经性改变,偶有高波幅、长时限波型。肌肉活检有失神经性肌萎缩的典型病理改变。
参考文献:【《内科学》《骨骼肌结构与功能》】
2014-02-12 16: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