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诱发肌肉萎缩的常见疾病

      肌肉萎缩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罕见,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由于疾病因素导致身体功能出现异常,肌肉萎缩开始出现,这对于患者的健康十分不利,临床研究表明,很多疾病都可以诱发肌肉萎缩,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肌肉萎缩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1、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儿童患病率高,一侧上肢或下肢受累多见,起病时有发热,肌肉瘫痪为阶段性,无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质及细胞均增多,出现肌肉萎缩较快。

      2、肌营养不良症

      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肌肉变性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分布和骨骼肌无力与萎缩。

      1.uchenne型

      最主要特点为好发于男性婴幼儿起病,3-6岁之间症状明显逐渐加重,表现躯干四肢近端无力,跑步上楼困难,行走鸭步态,有肌肉萎缩和假性肥大,肌力低下。严重者多数在15-20岁左右不能行走,肢体挛缩畸形,部分患者可累及心肌,常因呼吸衰竭肺炎(肺炎【译】: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心肌损害而死亡。

      2.ecker型

      多在5-25岁之间发病,早期开始出现骨盆带肌和下肢肌的无力和萎缩走路缓慢,跑步困难,进展缓慢,逐渐累及肩胛带肌和上肢肌群,使上肢活动无力和肌肉萎缩常在病后15-20年不能行走,肢体挛缩和畸形,也常有腓肠肌的肥大。

      3.带型

      各年龄均可发病,以10-30岁多见,早期骨盆带肌或肩服带肌的无力和萎缩,下肢或上肢的活动障碍,双侧常不对称,进展较慢,常至中年才发展到严重程度,少数患者有假性肥大 。

      4.-肩-股型

      发病年龄儿童至中年不等,青年期多见面肌无力与萎缩,患者闭眼无力,吹气困难,明显者表现肌病,面容上睑稍下垂,额纹和鼻唇沟消失,表情运动困难,常有口轮匝肌的假性肥大,肩胛带肌上肢肌的无力与萎缩。出现上肢活动障碍,严重者呈翼状肩,胸大肌的无力与萎缩使胸前平坦,锁骨和第一肋骨显得突出,病情发展非常缓慢,常经过很长的时间,影响骨盆带肌和下肢肌,多不引起严重的活动障碍,部分患者呈顿挫型病情并不发展。

      3、运动神经元病

      临床表现为中年后,起病男多于女,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肌萎缩、肌无力、肌束颤动或锥体束征受累的表现,而感觉系统正常,引起肌肉萎缩的疾病有以下三种类型:

      1.行性肌萎缩症;

      2.萎缩侧索硬化 ;

      3.行性延髓麻痹;

      4.发性肌炎。

      求医网温馨提示:生活中应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 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

      【参考文献:《常见肌肉疾病调养》、《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2014-02-10 16: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