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由于其治疗过程较长,所以患者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同时,还要注重自我治疗,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请专家为大家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专家介绍,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人患上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引起腰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变,从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常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所以要早发现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切忌盲目的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采用自我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避免病情加重。
一:注意饮食,饮食在腰椎疾病的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多加重视。如果饮食合理的患者经常会影响人体的气血,从而导致气血虚弱、筋骨失养和肌肉萎缩(肌肉萎缩【译】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并可促成疾病的发生,而致腰痛病的发生。因此,患者在平时多吃点可以加强腰部力量的食物,如喝骨头汤等。
二: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从事重体力劳动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要避免弯腰和搬运重物,应该多注意卧床休息。
三:适量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病情很是有利,但运动过量或太剧烈很可能诱发腰椎病症状的恶化。腰椎病病人运动不宜过于激烈,减少下蹲,不要长时间站立这样对腰椎病人的腰压力会比较大,学会正确的运动方式。
四:自我调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比正常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发病率远远高。因此,这些人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坐椅和桌面的高度来改变坐姿,坚持工间操,使疲劳的肌肉得以恢复,避免发生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误区:
医学统计表明,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已经高达百分之十六,从如此高额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疾病是一种非常普遍存在的腰椎疾患,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摧残。但部分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还存在着误区,从而阻碍了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误区一:腰腿痛不算病
有数据表面,百分之九十五的患者都有腰腿疼痛的精力,有的腰腿痛的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也随之消失,也有一些不治自愈。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要忽视腰腿痛,很可能就是颈椎间盘突出的前兆现象。
误区二:容易被误诊误治
由于患者经常出现手臂麻木感、头晕耳鸣、呕吐、胸闷、腰腿疼痛、跛行、走路吃力等异常症状,而这些症状与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类似,很容易被误诊,从而耽误了治疗方向,最终导致疾病的恶化。
误区三:病急乱投医
患者在出现腰椎疼痛,为了尽早恢复身体健康,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其工作,盲目选择偏方治疗、听信广告,不仅不能缓解该病情,很可能会造成其他的骨科疾病,如骨质疏松等。
求医网温馨提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我们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您还有疑问或想了解其他相关知识,可点击我们的在线专家免费咨询。衷心的祝愿广大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自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症》】
2014-01-27 13: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