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膜炎的流行季节,为了预防该病的发生,孕妇要注意产前卫生,一旦发现有感染灶应迅速治疗。其次要注意合理喂养,以增强新生儿抵抗力。对与脑膜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可疑者,要给予及时,进行预防性服药。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患儿一般在1周后就可痊愈。
有效抵挡脑膜炎的入侵的方式
对许多婴幼儿来说,患了流脑后,病情变化迅速,症状虽然并不典型或分期不明显,严重者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做好脑膜炎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脑膜炎的流行季节,尽量不要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去,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另外,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高烧,出血点或头痛、呕吐、抽搐等情况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及时隔离病人,对与脑膜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可疑者,要给予及时,正确的服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性服药。小儿要按时进行预防接种,这也是防止脑膜炎发生的重要措施。一般应在每年的11、12月接受一次疫苗注射,这样就可以有一年的免疫效果。
为了预防本病的发生,首先注意孕妇的产前卫生,分娩应严格无菌消毒,遵守无菌规则。护理好新生儿的脐带,保护好新生儿的皮肤、粘膜,防止损伤,一旦发现有感染灶应迅速治疗。其次是进行合理喂养,以增强新生儿抵抗力。
发生脑膜炎时,在病情发展初期为上呼吸道感染期,患儿会出现一些类似伤风感冒的症状如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和轻微的发热等。当细菌进入血中并进行繁殖时,就会出现第二期也就是败血症期的表现。患儿表现为持续高热、面色灰白、精神萎靡,在臀部、肩部等受压部位出现出血性皮疹,鲜红或暗紫色,大小不一,小的为针尖,大的呈斑片状。严重的出血疹可以迅速扩散到全身,发生坏死。第三期为脑膜炎期,孩子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抽搐和颈强直等异常情况。
由于引起脑膜炎的双球菌,对特定的抗生素有较强的敏感性,所以,对大多数患儿来说,经过积极的磺胺类(磺胺类药物【译】:是一种广谱抗菌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加之其性质稳定。)和青霉素类药物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患儿可以在1周后痊愈。少数严重患儿可以继发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等症。年龄小,昏迷程度深、时间长、皮肤出血点广泛和反复发生抽搐者,则往往危及生命,或留有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经常开门窗通风或喷洒空气清洁剂,常晒被褥,可以杀死环境中的病原菌。因为脑膜炎双球菌比较脆弱,它对干燥、湿热、寒冷和一般消毒剂极为敏感,在小于37°C或高于50°C的环境均容易死亡。
温馨提示: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小孩和免疫缺陷人群,出现腹泻的同时还可能引发脑膜炎等。为了避免因为冰箱食物产生中毒症状引发腹泻。如果发现蔬果、鸡蛋等表皮有脏物,可以用布擦拭后,套上保鲜袋再放入冰箱。另外,生鱼生肉也可以放在保鲜盒里,储存在冰箱的冷冻室。
【参考文献:《名医名家谈神经内科疾病》《临床神经内科急诊学》】
2014-01-16 19: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