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异位性皮炎的生活护理须知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皮炎,是一种具有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特点的皮肤病。患者一般具有过敏体质,患者或其家族中常有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史。近年来,这种皮炎的发病逐渐增多,因此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那么,异位性皮炎如何进行护理呢?

      1、忌搔抓

      对于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其实止痒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视,甚至有学者认为如果不搔抓,是不会产生异位性皮肤炎的病灶。这样的看法,忽略了异位性患者本身的内在发炎体质,将疾病归于患者本身的习惯不良,是有些极端;然而搔抓,的确是异位性皮肤炎恶化的最重要因素。另外一些外用的止痒药物,如:薄荷油、樟脑、痱子膏也可派上用场。

      2、口服的抗组织胺

      抗组织胺的使用是处理异位性皮炎必要方式,且往往愈有嗜睡副作用的抗组织胺,效果愈明显,不过近来也上市了一些本身具消炎功能的抗组织胺,除了较不嗜睡外,也被发现能够延缓,或减少小儿异位性皮肤炎,日后并发气喘的机会。

      3、皮肤的保湿

      正确的油质类保湿剂使用,是在沐浴后,当皮肤仍微有水气时,立即涂抹,以迅速达到保湿的目的,有时可在沐浴用水中,加入些许浴沐油,以增加滋润。

      4、泡澡须知

      单纯的泡澡并不被鼓励,但如果在浸泡时添加浴油、燕麦粉,且起身时,立即做好保湿处理,则对异位性皮肤炎往往有帮助,至于在清洁用品的选择上,则要考虑皂性较低的清洁剂,以避免过度清洁,反而破坏皮肤。

      5、合理饮食

      注意调整饮食,切忌过饱,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喂食牛乳、**白、柑桔等;哺乳母亲以清淡饮食为好,贝类食物及酒类应禁用。

      求医网温馨提示:患有异位性皮炎可采用内用疗法进行治疗,比如可以服用抗组胺药物,或者可服用镇静剂,这样可以加强止痒的效果。异位性皮炎患者还可服用助消化药,这样对对促进本病好转或康复有裨益。异位性皮炎也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进行治疗,不过这种治疗方法仅适用于顽固、重症的成人期异位性皮炎,并且可使用小剂量短疗程的治疗。异位性皮炎如果有继发感染的话还可以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皮肤止痒问答》《皮肤性病科护理手册》《皮肤病生活宜忌与饮食调治》】

    2014-01-16 13: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