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门诊,医生经常会遇到病人这样问:“医生,我眼前怎么忽然出现了一些像蚊子一样的小虫,飞来飞去,怎么也赶不走,是不是我的眼睛有什么问题啊?”专家指出,眼前忽然出现飞舞的小虫,用手怎么抓也抓不住,而且有的细若游丝,像小圈小黑点状像虚无的漂浮物,或者有如飞烟感,随着眼睛的转动而在眼前飘动,这种现象在光线明亮或白色背景下更加明显,其实在医学上这就是俗称的飞蚊症。
什么是飞蚊症?
飞蚊症一般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的,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也即随着年纪老化,玻璃体会“液化”,产生一些混浊物。因而,飞蚊症正式的名称是“玻璃体混沌”或称“玻璃体浮游物”。
飞蚊症的病征是:患者眼前会出现黑点,并且会随着眼球的转动而飞来飞去,好像飞蚊一般,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点状、线状等。常见的情况是,当病人在看蓝色天空、白色墙壁等较为亮丽的背景时,更容易发现它的存在。
80%是“好蚊子”
飞蚊症常发生于40岁以上之中老年人,高度近视眼患者,以及动过白内障手术者,其他如眼内发炎或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视网膜血管病变【译】:由眼部或全身性血管疾病引起的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缺血或梗塞),也会形成此病。
大多数的飞蚊症是良性的,或称“生理性飞蚊症”,是为“好蚊子”,只有少数会对眼球发生严重威胁,那是“坏蚊子”。专家认为,大约有80%的飞蚊症是玻璃体纤维之水化形成,也即良性的。
“好蚊子”的特点,简单的说是:如果患者两眼都有飞蚊现象,无法确定是哪一只眼睛有飞蚊,若经过一段时间,这些现象并没有加重或产生变化,飞蚊位置也固定的话,多为良性。
什么是“坏蚊子”?
相反,飞蚊现象若突然发生,而且限于1眼,蚊子飞舞的方向又不定,黑影遮住视野,视力变差、视野缺损,这都是必须注意的恶兆。
对眼球发生严重威胁的“坏蚊子”一般是由严重疾病引起,它是由于玻璃体附近的视网膜、视神经、睫状体等等构造发生病变,而导致玻璃体变化。
以下归纳几项飞蚊症的危险征状:有异常闪光;短时间内飞蚊不断增加;视线有被遮挡的感觉。
诊断及治疗
由于少数飞蚊症是严重疾病的征状,因此专家认为,若发现眼前有飞蚊群舞,应该先做专科检查,检查以后,万一不幸有严重的眼疾,那就要针对该眼疾治疗。如果只是因老化引起的“好蚊子”,可渐渐适应,对这些蚊子“视而不见”,无须过于紧张。
但专家也警告说,一次检查的结果并不等于永远没有问题。一旦有闪光、飞蚊突然增多,或视线被遮蔽等现象,就需要马上再接受详细的检查。
求医网温馨提示:如果不幸得了飞蚊症,可以尽享药物治疗,对于中药、内科疗法不能吸收者,可行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出血后经保守治疗3-6个月不吸收时,应作玻璃体切割。但一旦观察到视网膜脱离时应及时手术。儿童为防止弱视,一般宜尽早手术。现代玻璃体手术使一些严重玻璃体出血的治疗变得更加容易、安全和有效。
【参考文献:《临床眼科学》《眼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教程》】
2014-01-15 10: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