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孕妇预防早产的注意要点

      临床研究表明妊娠34周至37周的“后期早产儿”罹患多种疾病的概率,远远高于满37周至42周的“足月产儿”。这让很多人很恐慌,尤其是正在孕期的妈妈们,很多人对于如果避免早产很好奇,但是自己又找不到相关的知识,别着急,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求医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预防早产的常用方法。

      1、避免感染

      妊娠晚期,准妈妈最担心的就是早产,而感染特别是生殖道感染是引发早产的第一因素。不管呼吸系统、肠道等全身性感染,还是阴道炎、宫颈炎等生殖道感染,一旦波及羊膜,很容易引起胎膜早破,导致早产。

      所以说,预防早产,首要是防感染。准妈妈一要少吃生冷食物、隔夜饭或外出就餐,避免急性肠胃炎和腹泻;二要多喝水,防感冒;三要穿棉质、宽松内衣裤,一天一换,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

      一旦准妈妈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问题,及早到医院做妇科检查,查白带常规。确诊后选择相应的阴道栓剂。切莫因为害怕药物影响胎儿而放弃用药,否则,阴道炎症可能上行感染宫内,反倒容易导致早产甚至流产。

      不过,孕晚期使用阴道栓剂治疗妇科炎症时,放药不能放得过深,动作也要轻一点。

      2、警惕双胎、多胎、胎位不正

      怀双胞胎、多胞胎的准妈妈,同样10月怀胎,孕育风险更大,她们都是早产的高危人群。除了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外,这类准妈妈即便没有什么不舒服的,也最好提前到妊娠36周入院。而一旦出现持续性子宫收缩,肚子出现密集的紧绷感,或下腹有下坠感、持续性后背酸痛、阴道出血等问题,很可能是早产征兆,须随时发现随时就诊。

      除了怀双胞、多胞胎的准妈妈,胎位不正的妈妈也要当心早产,建议无不适症状者妊娠38周入院待产。

      不过,臀位、横位这两种胎位不正的妈妈,如果不存在脐绕颈的问题,妊娠30周左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试试“膝胸卧位”,或许能纠正你的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这样纠正:准妈妈穿着宽松、纯棉衣服,采取跪伏的姿势,双膝弯曲跪在床上,大腿与床保持垂直;同时,臀部高举,胸与肩膀尽量贴近床面。维持此姿势2~10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15分钟,每日早晚做一次,连做1周后复查胎位。

      3、羊水过多要留意

      一听说羊水过少,准妈妈都会担心,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怕超期妊娠、更怕胎儿畸形。其实,羊水太多了,也不是啥好事。胡孟彩说,羊水过多,导致子宫张力过大,也容易早产。

      除了妊娠糖尿病、中度贫血以及爱吃甜食、不爱活动的准妈妈可能羊水过多外,胎儿神经管缺陷以及有溶血问题的准妈妈,也容易发生这一问题,因此,很难预防。这可怎么办?

      除了定期围产保健外,一旦准妈妈感觉呼吸困难、乏力、心慌时,要及早到医院做B超查查羊水多少。在排除胎儿畸形等问题后,一旦准妈妈羊水过多,准妈妈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多卧床休息以外,必要时可以在妊娠中晚期时采取抽羊水治疗,减少羊水量,以免造成准妈妈长期呼吸不适,甚至引起胎儿宫内缺氧、早产等。

      4、32周后禁性生活、防便秘

      妊娠早、中及晚期的前几周,健康的准妈妈还是有权享受性趣的,但到达32周后,请切记禁止性生活。胡孟彩说,这既是为了防止感染妇科炎症,也是避免腹压过大或刺激太强引起宫缩,进而引发早产。除此以外,准妈妈特别是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双胎、多胎等早产高危人群更要注意以下方面:

      1.营养全面,多喝牛奶,吃动物肝脏等,必要时补充铁、钙等制剂,防止铁、铜等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早产。

      2.避免剧烈活动,特别是要少做弯腰等会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

      3.防止便秘,喝蜂蜜水,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免排便困难诱发早产。

      4.左侧卧位,避免宫缩。

      求医网温馨提示:早产儿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动作要轻柔,换尿布、喂奶也要非常轻柔、敏捷地进行,不能大声喧哗,或弄出其他刺耳的响声,以免惊吓婴儿。

      【参考文献:《早产儿医学》】

    2014-01-10 16:12:57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