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干槽症的中医分型治疗方法

      干槽症会导致患者的口腔出现很大的疼痛感,这是我们不愿意承受的,目前临床上有很多关于干槽症的治疗方法。大家对于西医治疗方法会比较多,部分人对于中医治疗方法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干槽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

      辨证分型

      1、气血虚亏型:

      拔牙创口红肿不明显,牙槽窝内血块呈暗灰色,面色不华,气促乏力,头昏,目花,脉细数,舌淡胖。

      2、风火实热型:

      拔牙创口周围红肿,口臭,口渴欲饮,头痛,舌红绛,苔黄腻,脉细弦或浮数。

      3、脾胃虚弱型:

      牙龈萎缩,拔牙创口无明显充血肿胀,隐痛彻骨,四肢不温,面萎神疲,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疗原则

      健脾和胃,气血双补;或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1、药物法

      ①可应用健脾和胃,补气生血的中药,如山药、扁豆、白术、六曲、麦芽、半夏、薏苡仁、白豆蔻、黄芪、党参、当归、阿胶、紫河车、何首乌。再随证选用中药,如风火实热型选用败酱草、白头翁、山豆根、土茯苓、马齿苋、白花蛇舌草、金银花、板蓝根、陈苍术、白芷、白僵蚕。

      ②中成药选用归芪丸、健脾丸、金银花露。

      2、外治法

      ①菊花12克,煮沸去渣.凉后漱口。

      ②芦根30厘米(洗净),煎汤去渣,凉后漱口。以上每日3—4次。用于风火实热型。③养阴生肌散或珠粉敷创口,每日4次。有消炎,促进愈合的作用。

      3、针灸法

      取颊车、地仓、合谷。留针15分钟。有止痛消炎作用。

      4、护理法

      适当减轻工作强度,注意休息,睡眠充足。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拔牙后24小时内不做剧烈的鼓腮漱口或吮血吐出的动作,尽可能保护拔牙创口内的凝血块不被破坏。

      求医网温馨提示: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应压迫颊、舌侧骨板,使之复位以缩小创口,并应拉拢缝合牙龈,缝合不可过紧过密,以防术后肿胀;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口腔临床护理》、《拔牙攻略》】

    2013-12-23 14:11:41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