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多见,生活中很多患者被牙痛折磨的痛苦不堪,拔牙就成了患者们的最终选择,拔牙之后的护理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要注意做好患者的护理保健工作,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关于拔牙后的护理措施介绍。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研究证明,牙病可以引发或加重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因此,口腔健康不仅使人能充分地咀嚼,享受美味佳肴,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口腔健康不仅使人口齿清爽,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愿,自由地与人交流;还能避免和减少“病灶感染”和冠心病、糖尿病、胃病、新生儿低体重等病症的发生。
拔牙后的护理方法有:
1、拔牙后医生会让患者咬住1~2条棉卷,它的作用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一般棉条在拔牙后40分钟左右即可吐出。注意棉卷不要咬压过久。有人以为咬的时间越长越好,有的人咬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这是错误的,反而造成伤口被唾液长久浸泡,引起感染或凝血不良。
2、拔牙后当天不能漱口,以免破坏血凝块,术后次日可以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但有一种情况可以例外,即在牙槽骨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同时作口内切开引流的患者可以用漱口药水漱口。
3、术后的1-2天不作剧烈的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少说话,不用患侧咀嚼食物。
4、术后的一天内,唾液中可混杂红色血水,这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5、拔牙后用棉球压迫牙槽,目的在于使创口内形成血凝块,保持创口,也可防止唾液及口腔内的细菌入侵牙槽,但棉球在口内放置的时间不应过久,一般1-2小时后可取出,否则会增加感染与出血的机会。
6、术后不要用舌头舔吮创口或反复吐出唾液,否则会因过多的口腔震动使创口上的血凝块脱落而造成出血更多。
7、正常情况下,把棉条吐出后就不再出血了。唾液中带一点血丝是正常的,如果大口大口的吐血就不正常了,应及时与本诊所联系或就近到医院口腔科看急诊,请医生处理。千万不要自行处理,比如拿家里的棉花塞到拔牙窝内,或乱涂所谓的止血药。这些棉花和药并不是无菌的,用后会引起继发感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8、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拔牙后最好暂时不要离开,待半小时后请医生再看看伤口,是否血已止住。如果仍出血,应让医生再作进一步的处理,或上止血药,或进行缝合止血,并口服一些止血药物。
9、拔牙后要注意保护好血凝块,当天不要漱口,不要用拔牙侧咀嚼食物,不要频繁舔伤口,更勿反复吸吮、吐唾,以免由于口腔内负压的增加而破坏血凝块。手术后两小时才可以吃饭,术后两天的饮食应该是温凉、稀软的。
10、若创口有大量鲜血流动,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11、对伴有冠周炎、脓肿等急性化脓性感染者,在拔牙后会安置碘仿纱条,以利患处的脓液引流,术后24小时应去医院抽出纱布。
12、如有缝合,则应在4-5天后到医院拆除缝线。
求医网温馨提示:做完拔牙手术后就可以说话,但尽量少说话。饮食方面以流食为主,注意营养的平衡,不要吃需要咀嚼的食物,当然如果只拔掉了一颗牙齿会好很多。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必须用漱口水漱口。经常刷牙,不能吃硬的食物,不然你可能会造成伤口二次创伤,这就得不偿失了。
【参考文献:《标准拔牙手术图谱》、《实用拔牙技术》】
2013-12-20 1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