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早产儿预防脑瘫训练方式

      就目前治疗小儿脑瘫的形势来看,因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及较差的预后效果,所以预防小儿脑瘫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患儿症状各异,因此康复预后效果也各不相同。症状轻微的脑瘫患儿因为脑部损伤程度轻,如能早期诊断、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较好,而病情严重患儿常伴有多种功能障碍,合并并发症较多,预后效果较差。

      早产儿预防脑瘫训练方式

      1、抓握训练

      从3-4个月开始,将玩具放在宝贝前方手能够到的地方,诱导宝贝伸手抓物,每日7-8次。

      2、扶站、扶走和独走

      从宝贝9-12月开始扶站、扶着走,逐渐过渡到独走。在此期间经常练习蹲下和起立活动。每日4-6次,每次5-10分钟。加强腿部肌肉训练。

      3、俯卧位抬头训练

      早产儿从胎龄满40周(从预产期计算)开始,在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俯卧在床上,妈咪用语言和玩具逗引宝贝抬头。每次约10分钟,每日4-6次。也可让宝贝俯卧在妈咪胸腹部,妈咪通过和宝贝对视、说话,逗引宝贝抬头。

      4、坐位训练

      5-6个月开始让宝贝坐。先靠着坐,也可让宝贝双下肢分开,身体前倾坐,逐渐过渡到独坐。每日5-6次,每次5-10分钟。

      5、翻身训练

      宝贝3-4个月时,妈咪可用玩具引导宝贝翻身,可以给他们以适当帮助,每日至少7-8次。

      6、平衡训练

      将宝贝仰卧位放置被单上,两位家长分别抓住被单两头进行左右摇荡,每日2-4次。有助缓解宝贝肌紧张,促进平衡机制的建立。

      7、爬行训练

      宝贝会翻身后开始练习爬行。俯卧位,前面有成人或玩具逗引,足底用手顶住,助宝贝前爬。开始时宝贝的腹部贴在床面,以后练习用手支撑身体、膝部跪着协调爬行,每日累积爬50-100米。

      8、拾取动作练习

      立位扶小儿的双膝防止膝屈曲,在小儿前面放上玩具,让其练习弯腰拾取。弯腰的幅度从高到低。从易到难。此动作每日练习2~4次,每次10~30个。

      9、双手捏取的动作

      到7个月左右小儿能够使用拇指,此时可以给他一些小的玩具,让其练习使用手指,让小儿从大把抓握到拇指与其他手指一起使用进行捏的精细动作。

      温馨提示:目前,没有查出小儿脑瘫有明显的遗传基因方面的问题。一般而言,脑瘫患者的后代不会出现脑瘫,除非是有家族性痉挛性截瘫的小儿脑瘫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后,小儿脑瘫儿童的身体功能却是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脑瘫患者经过治疗长大后 是可以进行结婚的。

      【参考文献:《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04期】

    2013-12-10 1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