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或健身车、游泳等主要以有氧代谢的形式进行的运动项目,每周运动3~5次,可降低血甘油三酯密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提高心、肺功能,从而达到防治冠心病的形成及其继发疾病的最终目的。
预防冠心病的运动项目
1、慢跑。慢跑虽然容易取得锻炼效果,也有一些步行、跑步交叉进行的康复程度问世。但因其外伤较多,也曾有猝死的报道。因此,对老年人、心功能有明显损害、体质较差者,不易贸然从事。
2、太极拳。太极拳动作舒松自然,动中有静,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更为合适,简化太极拳运动量较小,心率只能达到90-105次/min。
3、骑自行车。在我国几乎家家有车,人人会骑,并可结合上下班进行锻炼。应将车座高度和车把弯度调好,行车中保持身体稍前倾,避免用力握把。但一般骑车速度,摄氧率很低,如8km/h相当于2-3 METS ,10km/h只相当于3-4 METS,功量偏小。骑车因交通拥挤,精神容易紧张。因此,可在晨间或运动场内进行。使用功能自行车可在室内进行运动,优点是负荷量容易调整,运动量容易计算。
4、体操。应用体操进行康复由来已久。目前已创造数种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冠心病医疗体操。广播操亦可推广应用,据单氏测定,第三套广播体操可使心率达100-110次/min,运动量3-4 METS。
5、气功。运动量太小,适于病情较轻或配合其它体育活动应用。
6、步行。步行简便易行,宜在优美环境中进行。对改善心肺功能, 提高摄氧效果最好。 一般慢步为1-2km/h,散步为3km/h, 慢步为5km/h ,疾步为6km/h,慢跑为 8km/h。每分钟步行 100 步以上者 可使心率达100-110 次/min。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每次15-30min,中间休息1 -2 次,每次3-5min,以后可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续时间,直至3-5km/h,步行30min 休息5min,每日2 次,持之以恒。
步行时应选择平坦路,步幅均匀,步态稳定,呼吸自然,防止跌跤。也可用下面方法步行:①步行400-800m路,3-4min走200m,休息3min;②步行两段1000m平路,用18min走1000m,休息3-5min,再走1000m;③2000m平路,其中有5-10度坡度的路 100m,再用25min走1000m,休息8-10min,再走1000m。
7、游泳。体力较好,原来会游泳,具有条件,能长期坚持者,可以从事游泳锻炼。据报道,游泳可使摄氧量增高,为8.9--6.5 METS不等。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时间过久,引起肌肉痉挛和心胶痛发作。
温馨提示:缺乏运动是冠心病的高危病因之一,因此多锻炼对预防冠心病十分有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运动处方”在运动手段、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上大有讲究,需要因人而异,否则过度只会加速疾病的产生。
【参考文献:《冠心病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2013-12-09 16: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