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应该对脑瘫这种疾病加以重视,切不可忽视。脑瘫患者由于身体缺陷,体质弱,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而影响功能的康复,因此合理的饮食是有效治疗脑瘫的有力保障。但是很多患者不懂得饮食的合理搭配,陷入饮食误区,越吃病情越重。那么,脑瘫患者的饮食搭配误区有哪些?
1、多吃纤维,钙质流失
过多的膳食纤维使食物通过肠道速度增加,使钙的吸收率降低。有研究表明:两个成年人的饮食从每顿纤维含量低的精面包改为每顿纤维含量高的粗面包时,钙(镁、锌和磷)随着出现负平衡。
2、狂吃肉和蛋,导致铁“滚蛋”
现在的孩子大都爱吃各种肉类,就是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家长也认为:只要多吃富含铁锌的肉鱼蛋,蔬菜水果吃不吃无所谓。结果是:不但孩子的体重蹭蹭地往上 “窜”,而且一检查照样患有缺铁性贫血。因为人们膳食中所摄入的瘦肉、动物内脏、蛋黄中的铁多为三价铁,不易被人体吸收,只有在有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转化成二价铁才能被人体充分地吸收和利用。而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在蔬菜和水果中含得最多。如果一味地只吃瘦肉、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中的铁质就不能被人体吸收与利用,造成营养的极大浪费,出现缺铁性贫血。
3、钙磷失衡“赶走”钙
钙磷比例失衡是导致目前人们缺钙的元凶。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磷的摄入量往往超过了钙10倍以上,使钙∶磷比例高达1:10-20,钙磷的比例严重失衡,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便会拼命地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
求医网温馨提示:脑瘫饮食护理是小儿脑瘫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但是护理毕竟不能代替治疗,护理只能辅助治疗,有助于康复。积极地治疗才是关键。临床上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有药物治疗、A型肉毒毒素治疗、矫形手术、心理治疗等方法。但是治疗脑瘫,最好是早发现,早治疗,不是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动手术。脑瘫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都只是为了减轻脑瘫带来的症状,脑瘫从目前的医学来说还不能完全治愈,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治疗脑瘫需要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孕产期饮食生活宜忌》】
2013-12-05 15: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