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及治疗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可变性,分为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钙化、肉瘤样变(为恶变)。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

      一、 分类

      1、按肌瘤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2、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

      二、症状

      1、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

      2、下腹包块;

      3、白带增多;

      4、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潴留;压迫直肠引起便秘等);

      5、其他:常见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经期加重。

      三、治疗

      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及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全面考虑。

      1、 随访观察:肌瘤小,无症状,一般不需治疗,特别是近绝经期妇女。因绝经后肌瘤多可萎缩或逐渐消失。每3-6个月随访一次,若肌瘤明显增大或出现症状可考虑进一步治疗。

      2、 药物治疗:肌瘤小于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1) 雄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萎缩,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增强收缩减少出血。常用药物:丙酸睾酮。

      (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可降低雌激素水平,缓解症状并抑制肌瘤生长使其萎缩,但停药后又逐渐增大如初。用药6个月以上可产生绝经期综合症,故长期用药受限。目前多用于:①术前辅助治疗3-6个月,待控制症状、纠正贫血、肌瘤缩小后手术,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出血;②对近绝经期患者有提前过渡到自然绝经作用。

      (3) 其他药物:米非司酮口服。

      3、 手术治疗:

      是治疗子宫肌瘤最为有效的方法。适应症:子宫大于孕10周大小;月经过多继发贫血;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或肌瘤生长较快;保守治疗失败;不孕或反复流产排除其他原因。手术途径可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宫腔镜下手术。

      4、术式分类:

      (1) 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年轻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多经腹或腹腔镜下切除,合适的病例也可经阴道切除;粘膜下肌瘤部分可经阴道或宫腔镜下切除。

      (2) 子宫切除术:肌瘤大,个数多,症状明显,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怀疑有恶变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保留双侧附件。术前应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

    【本文由航空总医院 闵敏大夫供稿】

    2013-11-28 11:56:31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