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是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因为牙齿不好看影响了自身的美观,有条件的话,他们会选择牙齿矫正来改变,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常见的牙齿矫正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牙齿矫正的方法
牙齿矫正的方法:
1、隐形正畸
隐形正畸就是把矫治器全部安装于牙齿的舌侧面进行正畸治疗,因此也叫作舌侧正畸。这种正畸方法是从外面看不见矫治器,正畸治疗期间仍然可以进行正常的社交和职业活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牙齿排列,改变了面部形象。这种技术一问世,便受到了演艺界人士、模特、教师、公务员等美观或职业要求较高和爱美人士的热烈欢迎。
2、固定矫治器
90年代初国内开始广泛使用,为目前主要矫治器,其特点是能精确地控制牙的"三维"移动,即前后、左右、上下的移动,由托糟、弓丝、带环三部分组成,这些部件由医生粘贴在患儿牙齿上,直至矫治结束才由医生取下,可"全天候"发生作用,避免了部分儿童的不合作,托槽中还有陶瓷、塑料托槽, 与牙颜色基本一致。因矫治技术难度大,对医生素质要求甚高,费用也较高。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固定矫治技术为方丝弓矫治技术和直丝弓矫治技术。
3、手术矫正
有一些牙颌畸形依靠单纯的正畸治疗解决不了,必须做一些相应的外科手术,同时配合进行普通的正畸治疗,才能够达到满意的正畸效果。因此,手术正畸也叫做外科正畸,或者叫做联合正畸。
4、阻断矫治
当牙颌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畸形向严重发展,将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为阻断矫治。如早期发现牙列严重拥挤,采用顺序拔牙治疗;早期牙源性前牙反合,使用简单合垫矫治,防止向严重的骨骼畸形发展。
>>>>相关阅读:谈牙齿不齐矫正及方法
5、一般矫治
一般矫治是临床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齿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牙齿矫正的认识误区
1.上下牙整齐的标准
有人认为上下牙要对齐的咬东西,这是错的,对韧会造成牙齿互相撞伤。自然进化来的牙齿是人性化的,正常的结构既能行使饮食功能,保证口腔健康,又能起保护自己口腔黏膜作用。上牙盖着下牙,上下牙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3毫米的距离,大于3毫米就是覆盖大了,吃东西时对外切割时要走很长的距离,甚至够不上,或者上牙暴、下牙缩,影响脸型和牙齿运动功能。正常标准应当是:上牙盖下牙1~3毫米的距离,上牙咬下牙垂直距离是牙的1/3以内。[page]
2.小孩子会换牙,乳牙可以不管
极其错误。乳牙是占位的,如果乳牙龋齿严重,不仅影响下面发育的恒牙健康,而且不该掉时掉了,其位置便丧失,恒牙萌出就空间不够。有经验的医生看到孩子的恒牙位置不对时,就会问是不是乳牙早掉了。这给后面的治疗带来很多麻烦,会将问题复杂化。
3.人老了都会掉牙
这个观念是错的。一个人如果保健得好,从理论上讲活到多大,牙就跟你到多大。我到美国,看到很多老年人的牙都很好。70多岁的老人,牙齿整整齐齐,精神矍铄,脸部丰满,显得年轻而有活力。也有个别的老人会掉牙,但都做了种植或镶牙。
牙齿矫正的要点
4.正畸首先要排齐牙齿,其次再考虑咬合
如果单纯排齐,咬合不好,有可能从一种畸形矫治成了另一种畸形,甚至影响面部关节。作为正畸医生矫治的标准除了整齐美观,还应关注功能健康,嘴形唇部面部的美观以及未来牙齿咬合的稳定等达到学科高标准。
5.若拔牙,人老后易早掉牙,若间隙关不上要镶牙
拔牙后余留的位置是作为矫治过程使用的,是医生矫治的设计方案排齐需要间隙,调整咬合关系也需要间隙;前后牙齿的覆合覆盖、中线、牙齿既唇部突度,全部调整好。没有拔牙的间隙没法调整,达到最终的标准。
为了对病人负责,要收集他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牙拥挤的间隙、牙倾斜的程度,前后向的三维关系。要达到咬合好,改善咬合,脸型要美观,建立它的正常功能,我们需要做综合的分析计算,以期通过两年或两年半的矫正后达到最终标准。若通过分析我们决定要用拔牙的方式。拔牙是我们的方法之一,还有不拔牙的方式。这是明确诊断和矫治的方案,需要由医生来提供适合你的方案。凡需要拔牙的患者,通过正确科学的矫治不会早掉牙,美国有100年历史证实,而不整齐咬合不好的牙齿容易得龋病、牙周疾病,这正是早掉牙的病因。
>>>>推荐阅读:牙齿矫正的常见误区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牙齿矫正的治疗方法介绍,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于选择哪种矫正方法会很清楚。
2013-11-01 16: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