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攻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手段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肝病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由于患者的免疫缺陷导致的,给患者的自身健康带来很大的不利,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方法。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用药

      症状表现

      肝炎

      患者可出现乏力、恶心、厌油腻、嗜睡、腹部不适、腹泻、黄疸和肝肿大等肝炎表现,常伴有发热、多发的对称性的关节疼痛、皮疹等肝外系统表现。

      肝衰竭

      部分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丙硫氧嘧啶、英利昔单抗、氯美辛和特比萘芬等药物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肝衰竭,出现意识障碍、秽语、肝臭、腹水、出血倾向等,甚至导致死亡。

      血液生化改变

      患者ALT、AST升高,ALT达120~2539U/L,AST达179~1984U/L,多数患者在停药后数周内转氨酶达到峰值,此外还有接近一半的患者出现黄疸,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几乎所有患者都伴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中可检测到ANA、ASMA、抗双链DNA抗体、抗Ⅰ型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等。

      肝组织学改变

      患者肝组织学表现为汇管区和小叶炎症,碎屑样坏死,桥样坏死,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严重者可表现为重度桥状坏死,明显胆汁郁积,淋巴细胞浸润。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常规治疗

      皮质激素是初始抗炎和免疫遏制治疗的优选用药。现常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单一治疗,或与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常规的治疗可以使60%~80%的病人病情缓解,在一些病例中纤维化也可以逆转,而且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的10年生存率超过90%,因此对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接受皮质激素治疗是很必要的。[page]

      用量用法

      一般对于肝活检提示中至重度炎症伴或不伴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患者应每日20~30rag的泼尼松或泼尼松龙,也可用至更大剂量40~60mg,儿童每日用量为1~2mg/kg。

      硫唑嘌呤为l~2mg/kg。4~8周后如果转氨酶水平降至正常可开始减少泼尼松的剂量。在监测转氨酶、总胆红素和7球蛋白水平的情况下,以4~8周为间隔递减,至维持剂量5~lOmg/d。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

      硫唑嘌呤的剂量不变,治疗总共周期持续2年,如出现复发可再开始一疗程治疗。常用的指导原则是在转氨酶水平降至正常至少1年、活检显示轻微或无炎症时才能考虑停药。

      常用治疗药物

      (1)环孢菌素A(CyclosporinA):少数常规治疗失败的病人改用环孢菌素A治疗,可取得诱导病情缓解的效果。多中心临床观察证实,环孢菌素A在诱导缓解后,继续用低剂量强的松与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可获得病情持续缓解。环孢菌素A治疗一般副反应较小,病人能很好的耐受。

      (2)**(tacrolimus):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免疫遏制活性,曾在少数病人临床试用,3mg/kg,每日2次。

      (3)类固醇一布德松(budesonide):是第2代糖皮质类固醇药物,口服可在肝脏发挥90%首过效应。全身副反应较低,初步临床试用证实具有降低ALT的效果,但对本病的治疗结果令人失望。

      (4)环磷酰胺:有报道环磷酰胺1~1.5mg/kg联合皮质激素治疗(起始量为ling/kg,逐渐降低剂量)获得组织学好转,以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5~10mg皮质类固醇和50rag环磷酰胺隔日一次。

      (5)麦考酚(mycophenolatemofetil):是一种新免疫遏制剂,用于器官移植,MMF通过遏制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降低淋巴细胞的增殖,可遏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更多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用药详情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大家可以参照上文的建议治疗自己的疾病,提醒大家要注意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对症治疗。

    2013-11-01 11:31:14

自身免疫性肝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