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治疗不但不能保证疗效,长此以往还会对人体机能造成很大的破坏。所以想要治标兼治本,那么治疗必须从病源上入手解决。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如何针对性用药治疗呢?请看小编对彻底解决久治不愈的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推荐。
泌尿系统感染孕期患者的用药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离不了抗菌药物,目前也无其他药物(包括中草药)可以取代合理用药至关重要,抗菌药是如此,其他药也是如此。。因此,应认识各类抗菌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以便趋吉避凶,确保母子平安。正确用药之道应该是取得医生的指导,根据疾病的程度、体质情况、孕期的长短而合理选择药物。
1、氨基糖苷类(常用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以引起胎儿将来的永久性耳聋,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有一些先天性聋哑者可能与用此药有关。此外还会引起肾脏损害,因此,除非特殊需要,否则不应使用。
2、氯霉素,会引起灰婴综合征,也就是出生时,全身灰紫,缺氧而死亡。
3、磺胺类(包括多种磺胺,常用为新诺明,又称百炎净),在孕期6个月以上时服用,将来胎儿出生时易发生核黄疸(一种较严重的新生儿疾病)。
4、喹诺酮类(常用有氟哌酸、泰利必妥,各种“某某沙星”),这类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可引发小鼠的骨骼发育障碍,甚至出现软骨坏死,在人类则未有研究报告。因此,不用为宜,真的要用的话,服药时间也不应太长。
5、四环素类(常用有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可以引起胎儿骨骼发育不良和将来牙质发育不良。幸好,此类药已逐渐被淘汰而少用,但在某些边远地区,由于医务人员接受医学信息较缓慢,也仍有使用者,应予注意。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用药禁忌
1、过量使用抗生素
在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发作时,可选用三金片等中成药或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有些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常常自行买一些消炎药来吃。事实上,大家 所说的消炎药多为抗生素,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给今后的治疗增加困难。因此,选用抗生素类西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相关文章:泌尿系感染应该怎样治疗
2、无症状就停药
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最大的误区就是症状减轻或消失便停止治疗,实际上任意停药有可能导致药效不够,细菌并未被彻底消灭,导致感染复发或迁延不 愈,进而转为慢性。如此反复,只会增加治疗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的患者,每一次再感染又使其机体抵抗力更为减弱,形成恶性循环。[page]
泌尿系统感染的用药选择
1、喹诺酮类
(1)司帕沙星(司氟沙星):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日,口服。常见不良反应为嗳气、腹泻、头痛、头晕。禁忌症同氧氟沙星。
(2)氧氟沙星(氟嗪酸、泰利必妥):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日,口服。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胃肠道副作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幼儿以及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3)环丙沙星(悉复欢):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日,口服。不良反应禁忌症同氧氟沙星。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推荐用药
2、四环素类
(1)强力霉素(多西环素、去氧土霉素):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天,口服。此药受食物和金属离子的影响较小,消化道反应也较轻。禁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2)美满霉素(米诺环素、甲胺四环素):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天,首剂量加倍。副作用有头晕、眼花、运动失调、可逆性前庭反应及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反应,尤其是服药的头几天较多见。(禁忌症同四环素)
3、 大环内酯类
(1)罗红霉素(肟西红霉素):每次15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日,口服。临床疗效尚待评价,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2)克拉霉素(甲红霉素、克红霉素):每次500~100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日,口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3)红霉素:每次500毫克。每日4次,共14日,口服。对解脲支原体效果好,而对人型支原体无效。空腹服药和大量饮水有助吸收,但胃肠道副作用较大。临床上,红霉素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线药物,尤其可作为孕妇、哺乳期妇女首选药物,对解脲支原体性尿道炎较四环素更显优势。
(4)利菌沙(琥乙红霉素):每次500毫克,每日4 次,共用14日,口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5)阿齐霉素(阿齐红霉素):每次500~1000毫克,每日1次,连用3日,口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6)交沙霉素(角沙霉素):每次400毫克,每日4次,共用14日,口服。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近,胃肠副作用较红霉素轻。孕妇头3个月禁用。更多泌尿系统感染用药查询>>>
2013-10-31 14: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