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诊治丹毒相关知识的介绍

      丹毒是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之一,医生通常会采取头孢类抗生素去治疗丹毒,只要保证及时治疗,疗效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可是在治疗丹毒之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需要大家注意,积极诊断可以避免丹毒病情加重的危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求医专家对诊治丹毒相关知识的介绍。

      如何通过症状诊断丹毒

      约经2~5天的潜伏期后,突然急性发病,伴有高烧、寒战头痛及呕吐等全身症状。初起的皮疹为一个有灼热感的红斑,迅速向周围蔓延成为一片红色损害局部红、热、肿有触痛表面紧张而有光泽,轮廓鲜明可分,严重时患部可发生水疱和大疱甚至发生坏疽,皮肤由发红变成暗红及青黑色,以后皮肤组织坏死脱落露出皮下组织;败血病可使病人短期内死亡。血中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增高。复发性丹毒是一种慢性丹毒。是在原发损害部位上每隔几天、几周或几月甚至几年再发一次。


    诊治丹毒相关知识的介绍

      再发的症状较一般丹毒为轻每次发作时,患部稍微红肿、病人轻度发热和周身不适往往在数日以后自然痊愈。复发性丹毒的好发部位是下肢,其次为面部反复发作后,患处组织往往肥厚成为慢性淋巴水肿。虽然婴儿也可发生丹毒(脐感染)但一般说来,青春期后发病率为高,在20~60岁之间有几个高峰70岁以后发病较少。目前尚不能进一步证实老年丹毒表现为更多渗出性的或者甚至是大疱性损害的偶然说法。推荐文章:中西医对丹毒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丹毒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多形日光疹 是发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发疹其损害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或苔癣化等多形皮疹。

      2、血管神经性水肿 为一种暂时性局限性、无痛性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肿。多发生在组织疏松而易肿胀的部位如眼睑、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头等处。

      3、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史局部红肿、边界不清楚、痒皮疹有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结痂等白细胞计数不增多。

      4、蜂窝组织炎 发病部位较深是皮下组织发炎。患处有触痛并略微红肿,境界不明显炎症迅速扩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显,有显著的指压性水肿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除脓汁及坏死组织[page]

      西医治疗丹毒的方法

      1、全身治疗

      丹毒患者应卧床休息并及时对症治疗,抗生素以青霉素疗效最好,一般用药2-3天后,体温常能恢复正常,但需持续用药2周左右,磺胺类药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根据病情必要时可与青霉素同时应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四环素、红霉素等。如果患者为复发性慢性丹毒,应检查足趾等处有无足癣,检查鼻前庭及外耳道等处有无感染病灶,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复发性丹毒抗菌药物应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还可用小剂量X线照射,每次50-100r(0.5-1Gy),每两周1次,共3-4次。


    诊治丹毒相关知识的介绍

      2、局部治疗

      患肢抬高,外用抗生素软膏的意义不大。可用适量芙蓉或蒲公英叶捣烂外敷,或用醋酸铝溶液、雷夫奴尔溶液或马齿苋煎湿敷,可减轻充血程度及疼痛,肢体部有淋巴水肿时,可试用透明质酸酶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损内注射。

      相关文章:预防儿童感染丹毒的方法分享

      中医治疗丹毒的方法

      1、湿热火盛证 常发于下肢腿股、足背等处,红肿灼热,向上蔓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走困难。伴见纳少,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解毒为法,方以利水渗湿汤加减。

      2、风热火炽证 见于头面、耳项、臂膊等处,灼红,重则双目合缝,不能睁开。伴见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以散风清热解毒为主,方以化斑解毒汤加减。

      3、毒热入营证 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治以凉血解毒,清心开窍,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水煎服,日1剂。神昏谵语者,加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或牛黄清心丸,选用一种。

      4、肝经郁火证 发于胸腹、腰背、胁肋、脐周等处,红肿,向四周扩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以清肝利湿解热为法,方以柴胡清肝汤加减。

    2013-10-24 15:57:59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