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百日咳的日常预防护理要点

      百日咳疾病对于很多的宝宝来说都痛苦不已,我们都希望可以彻底的治愈该疾病,由于咳嗽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给他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该疾病的预防护理要点。


    百日咳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在流行季节,凡确诊的患者应立即隔离至病后40天,或隔离至痉咳后30天。对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前驱症状应及早抗生素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由于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但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物在阳光下曝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则应进行消毒处理。

      3.提高人群免疫力

      目前已用于预防接种的百日咳菌苗有全细胞菌苗和无细胞菌苗,全细胞菌苗为常规菌苗;即百日咳、白喉、破伤风(DTP) 制剂,用量每0.5ml内含百日咳4个保护单位。3~6个月婴儿进行基础免疫,皮下0.5,1.0,1.0ml,共3次,每次间隔4周。流行期时1个月婴儿即可接受疫苗,1~2岁时再加强肌内注射。DTP菌苗亦有人提倡正常婴儿和儿童2月龄进行第1次,4月龄第2次,6月龄第3次,15个月第4次,4~6 岁第5次。由于年长儿或成人免疫力降低仍可感染百日咳,7岁以后每10年进行1次。该菌苗对出生时有外伤史、过敏史、家族中有精神神经病史、本人有惊厥史、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及存在急性感染时禁忌接种百日咳菌苗。一般接种后在局部注射处有疼痛,轻度或中等度发热等症状,极少者在接种后数日至数周后出现惊厥等脑部症状。国内外近年来一直在研制百日咳新菌苗,现已报道无细胞菌苗含有淋巴细胞增多促进因子(LPF)与丝状血凝素(FHA)中单一种抗原成分或全部,其效力似乎与DTP制剂相当,已在日本、瑞士进行了现场试验,认为该疫苗安全、有效,但须深入系列研究证实。除此外,意大利研制出新型DNA重组百日咳菌苗,目前正进行Ⅱ期试验,认为可能为百日咳提供安全、有效菌苗。我国于1985年后对无细胞百日咳菌苗进行了系统试验,已获得有效的百日咳菌苗制剂。

      4.药物预防

      对婴幼儿及体弱小儿,未经预防接种而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者,可选用百日咳免疫球蛋白2.5ml肌内注射,或恢复期血清10~20ml肌内注射,5~7天重复注射1次,连续3次,可使其暂不发病。近来证实红霉素对百日咳接触者进行预防可降低百日咳的感染率,剂量30~50mg/kg体重,分4次口服,连服 5~7天,有助于控制百日咳传播。亦有人选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半岁内婴儿可选用该药乳剂5ml(含TMP40mg,SMZ200mg),2次/d,连续 7~10天。

      >>>>相关阅读:慢性咳嗽勿滥用抗生素

      护理要点

      一、忌关门闭户,空气不畅

      有的家长见孩子咳嗽,怕孩子着凉,把门户关得严严的。其实这样并不好。百日咳的孩子由于频繁剧烈的咳嗽,肺部过度换气,易造成氧气不足,一氧化碳潴留,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对孩子有益无害。[page]

      二、忌烟尘刺激

      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烟,或到户外去吸烟。此外,生炉子、炒菜等,一定要设法到室外进行。

      三、忌卧床不动

      有的家长以为活动会加重孩子咳嗽,这是一种误解。百日咳的咳嗽是阵发性的,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


    百日咳

      四、忌饮食过饱

      过饱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心脏要输出过多的血液维持胃肠功能的需要,势必造成呼吸系统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体的康复。目前国外盛行一种“羊吃草”的方法,很适合百日咳的患儿。此即我们常说的少吃多餐,易消化,富营养,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故不能一次吃得过饱。

      五、忌和别种病儿接触,以免感染,引起别的并发症,因此时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六、忌疲劳过度

      百日咳病期长,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很大,所以既不可不让孩子活动,又不可放纵不管,要有足够的营养及休息,所以活动必须适度。

      >>>>推荐阅读:慢性咳嗽要及时治疗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该疾病的预防护理要点,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于如何护理该疾病会比较清楚。

    2013-10-24 1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