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辅助调理汗疱疹的具体方法

      什么是汗疱疹?汗疱疹属于湿疹疾病之一,不易治愈因此病情随时会反复发生,甚至会连续发作数年,久治不愈。汗疱疹虽说在夏季最为多见,但不能因为现已入秋而轻视其的危害。为了避免汗疱疹的烦恼,我们就要多了解一些有关汗疱疹治疗的常识。

      中医治疗汗疱疹的具体方法:

      汗疱疹不仅影响手部美观,而且常因瘙痒影响患者生活。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出现手部的肿胀,疼痛。中医治疗汗疱疹有很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就称之为蚂蚁窝。由于表现为深在水疱为主,所以应属湿邪偏盛。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两种:


    辅助调理汗疱疹的具体方法

      1、汗疱疹内治法:

      湿热内盛证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脾虚湿盛证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2、汗疱疹外治法:

      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相关文章:细说汗疱疹的护理方法都有哪些

      西医治疗汗疱疹的具体方法:

      汗疱疹的病程早期可应用抗组胺药,局部药物治疗以干燥、抗炎、止痒为原则,病程后期以脱屑为主时可外用10%尿素霜。手足多汗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片、普鲁本辛等。重症患者用皮质激素治疗,如口服强的松每次lo毫克,每日3次。具体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治疗:

      1、第l阶段可用1:20复方硫酸铜或3%明矾溶液浸泡,再涂氧化锌软膏。

      2、第2阶段即有水疱性损害时.用o.5%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溶液湿敷或浸泡患部后,涂5%硼酸软膏。多汗患者可涂6%福尔马林溶液。

      3、第3阶段即脱周期可外用3%水杨酸软膏、鱼肝油软膏、或皮质激素软膏或霜剂。[page]

      中药浸泡治疗汗疱疹的具体方法:

      取王不留行30~40g、明矾9~10g置于搪瓷盆中,加水约500ml,用武火煎至王不留行胀裂为度(亦可先煎王不留行,待其胀裂时加入明矾碎块,溶化即可)。离火放至温度适宜时浸泡双手,每次30min,每日2次,1剂可用2日,用前加热。

      浸泡后手部皮肤浸渍变白而皱缩为正常现象,勿需处理。但偶有少数患者获效心切,盲目加大药量并延长浸泡时间,以致在连续浸泡治疗多次之后,掌指间缝皮肤出现较密集的微红色小丘疹伴瘙痒,这可能是明矾浓度过高引起的皮肤刺激,一般于停药后2~3日即可消失。因此,应用时注意明矾用量不宜过大。


    辅助调理汗疱疹的具体方法

      民间偏方辅助调理汗疱疹:

      汗疱疹的发作对我们的危害是很大的,发病的部位多见于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一些民间偏方进行辅助调理。

      1、配方:蛇床子、当归尾、苦参、威灵仙各15克。

      用法:以上中药加水300毫升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先熏蒸皮损处,待药液变温后再浸泡,约30分钟。熏洗两次,每天1服,连用7-10天可获痊愈。

      2、配方:苦参、地肤子、藿香、白芷、威灵仙、野菊花、明矾各30克。

      加减:若见以水疱为多者,加龙胆草、土茯苓各30克;若见水疱干涸、脱皮,露出红色新生上皮者,加白芨、白蔹各30克。

      用法:上药加水2500毫升,煎煮取液,浸泡浴洗手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每日1剂。一般用药3~5剂后皮损即明显好转,再用5剂巩固疗效而收功。

      相关文章:细说治疗汗疱疹的偏方都有哪些

      3、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减。

      方为: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防风15克、蒺藜30克,将上方加水后煎煮服用。一般情况下3-5剂即可见效。

    2013-10-24 10:12:32

过敏性皮肤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