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15岁,女。于2005年3月首次发病。
治疗方法
发热、头痛、呕吐,在外院腰穿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经治疗好转。2006年2月复发,头痛、呕吐、高热伴昏迷、躁动,腰穿证实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混浊,脑脊液呈线状喷出,蛋白3 000 mg/L,糖400 mg/L,氯化物111 mmol/L,细胞数2.8×109 个/L, 中性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8,涂片检菌阴性),治疗两周后好转。当年9月第四次复发来本院,发现左耳听力丧失,前庭功能低下。高分辨率CT发现左内耳畸形,左鼓室内听小骨影像不清,有粗大软组织影,颈静脉孔高位;颈椎X光片发现颈椎3~6融合,诊断为Mondini Ⅱ型内耳畸形,先后经北京几家医院证实,做内耳修补术4次,均于术后1~6个月复发,其间共复发6次化脓性脑膜炎。2012年10月在医院行第五次手术。术中见鼓室内有软骨组织及粘连的结缔组织,锤、砧骨前移,蹬骨缺如,前庭窗宽大,前庭池深大,脑脊液快速流出,即为内听道-前庭池脑脊液漏。第五次内耳修补术后至今未复发。
病因分析
1.细菌性脑膜炎是因某种细菌传染造成
分3种类型,即流感嗜血杆菌B型、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美国大约80%是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内或体表携带这些病菌并不侵害人体,他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一些研究指出人们最易在患感冒时被病菌传染,因为鼻子发炎使细菌进入颅内变得极为容易。
2.结核性脑膜炎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血播散后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2013-10-23 16: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