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诊断儿童孤独症的五项标准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预后严重的慢性疾病,如至学龄期,表现有交往语言能力、智商在70以上者,预后则为好;如起病年龄早,至学龄期仍无交往性语言、智力严重低下、或伴有癫痫及明显脑器质损害基础者,预后则较为严重。总之,一般认为孤独症的预后是与智商水平、是否存在言语发育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须符合下列5条:

      1、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2、接触交往障碍需具有下列中两项症状:

      ①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②不能与其他孩子建立伙伴关系。

      ③遇到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别人支持和安慰。

      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诊断儿童孤独症的五项标准

      3、言语交往障碍需具备下列中两项症状:

      ①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例如不会呀呀学语,可有以手势或其他形式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

      ②如有某种程度的言语功能,也缺乏主动的或持续的言语交流。

      4、兴趣和活动异常需具备下列症状之一:

      ①兴趣刻板、狭窄。

      ②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

      ③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行为。

      ④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

      ⑤对某些东西(例如玩具)的非主要特性特别感兴趣(例如它们的气味、表面感觉和产生的噪声等)。

      ⑥对个人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作任何的变动。

      5、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婴儿痴呆。

      ③刻板重复地使用某些语词,或别出心裁地使用某些语词。

      ④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的异常。

    2013-10-22 10: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