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混合瘤起于小涎腺的上皮,之所以称为混合瘤是起初对此瘤结构的多样化认识不清,误以为其来源于两个胚层组织,现认为肿瘤各种成分均来源于腺上皮,故称涎腺多形性腺瘤,由于混合瘤习用已久,故仍采用。
咽部混合瘤见肿瘤多完整的包膜,质地较硬,少数较软或具囊性感。切面平滑色灰白、灰黄,常有分叶状。镜下结构比较复杂,主要为上皮组织,呈团块状或乳头状排列,间质由结缔组织构成,并具有肌肉、脂肪、软骨样组织。
咽部混合瘤易癌变的原因
成人咽部混合瘤易癌变,咽部混合瘤可发生于各年龄,但儿童和成人的喉乳头状瘤各有不同的特点。儿童喉乳头状瘤多发生于3~12岁儿童,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常在喉粘膜多处发生。镜下,呈典型乳头状瘤结构,电镜下,有时可检见细胞核内病毒包含体。
被覆乳头的鳞状上皮角化不明显,很少发生恶性变。成人喉乳头状瘤常为单发性,往往位于声带的下侧面。被覆乳头之鳞状上皮每呈较显著的角化,较易发生癌变,故被视为癌前病变。
混合瘤多发生于腮腺,颌下腺次之,腭部占第三位,咽部不见。可发于任何年龄。根据症状与体征,可诊断为本病,确诊需病理诊断。
咽部混合瘤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或有异物感、咽部不适,或吞咽困难,发音含糊,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查体在咽部或软腭见到圆形、半球形隆起,触之软硬不一。
虽然早期咽部混合瘤为良性肿瘤,但部分有恶性变的可能。所以一旦发现咽部混合瘤,就要以手术切除为主,部分不宜手术者可配合放疗。
2013-10-21 14: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