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胃萎缩

      胃萎缩不治会导致胃肠环境紊乱,诱发贫血、胃恶变等多种并发症,患者应及时检查治疗。可是,很多患者在一些小诊所经过治疗后,很容易复发。那么,治疗胃萎缩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

      治疗胃萎缩的常见误区?

      1、不重视持续治疗:有的患者萎缩性胃炎症状不明显,服苭后症状有所缓解,就认为完事大吉,不再坚持用苭。而其实患者的病根犹在,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就必然会复发,甚至病情加重。

      2、忽视病因,盲目治疗:慢性胃炎的发生有多种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体内其他脏器的慢性疾病、不良刺激、营养供给不足、反流性胃炎等。如果不查明确切的原因,在治疗上就缺乏针对性,也就收不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若不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则胃炎不会被完全治愈,幽门螺杆菌复生,则胃炎就会再次发作。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胃萎缩

      3、不重视消除病因:有的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后,在生活上就放松了警惕,不良习惯依旧,如饮食饥饱无常、嗜烟酗酒、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萎缩性胃炎难免卷土重来,甚至会逐步加重。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绪失调、脾胃虚弱引起的。脾胃主管饮食消化、营养吸收,起着维持人体气息升降的作用,当脾胃虚弱后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气息瘀滞等一系列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中医辩证治疗胃萎缩

      中医治疗胃萎缩一般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约需2-3个疗程,如果胃镜复检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再服药了。服药后生活应有规律,应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应该适当补充营养,建议少抽烟,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另外坚持治疗,定期复查也很重要。症状较轻则建议1-2年复查一次,如果症状较重则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辨症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就是根据病人个体化的情况,针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如果病人出现上腹部隐痛或灼痛、病史久而经常发作、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有裂纹、苔花剥或光红无苔、脉细数等症状时,则判断为胃阴不足证,可采取养阴益胃的方法进行治疗。

      可服用方剂:益胃汤、一贯煎。

      2、如果病人出现上腹部灼热、胀痛、满闷、不思饮食、口渴不欲饮水、口苦口粘、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状时,则判断为脾胃湿热证,可采取清热化湿的方法进行治疗。

      可服用方剂:芩连平胃散。

      3、如果病人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进食后腹张、容易腹泻、舌质淡、舌边有齿印、舌苔薄白、脉细等症状时,则判断为脾胃虚弱证,可采取益气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可服用方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

      4、如果病人出现上腹部胀痛(连及两胁)、胸闷不畅、嗳气较多、喜叹息、症状的发作与加重与情志关系较为显著、舌苔薄白、脉弦等症状时,则判断为肝胃不和证,可采取疏肝和胃的方法进行治疗。

      可服用方剂:柴胡疏肝散。

    2013-10-16 17:29:32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