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我们中国是非常好的,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是靠中医才把疾病治疗好。所以对于胃萎缩治疗,我们也采取了中医治疗,让病情不再恶化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胃萎缩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通降饮食水谷,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泉,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所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胃病则影响人体受纳、消化饮食水谷,气血化生不足而变生诸症。
胃萎缩个体之间症状有所差异,不外胃脘痞闷胀痛、纳呆食少、嗳气嘈杂、乏力倦怠等消化系统及全身症状。“症状”只是在病因作用下人体机能失常的外在表现,属于“标”,单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处理”解决不了问题。要想治好必须“治病求本”,审症求因,明确病机,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这就是“辨证论治”.
1、内因情志不舒,郁怒思虑。“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同时肝属木,喜条达,主疏泄,若谋虑不遂,情志郁怒,则伤肝,肝失去条达之性而横逆犯胃,因胃属土,五行中木克土,本属于正克,而此时肝气已经横逆,致使胃气失于和降之性,出现前述症状。脾为仓禀之官,藏意,胃与脾为表里之脏腑,以膜相连,脾为胃行其津液,换句话说是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气血周流畅通,肌体健康无病。若过分思虑则伤脾,脾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谷气血不能运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变生前述诸症。禀赋不足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2、外因感受寒湿秽浊等六淫不正之气,寒主收引凝滞,湿邪粘腻重浊,秽浊之气碍胃,若感受寒湿秽浊则影响脾胃的运行,变生诸症。
2013-10-16 17: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