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慢性胃萎缩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1、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粘膜屏障,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胃萎缩。

      2、自身免疫性损伤,有些胃炎患者可以分泌自身免疫性抗体,从而进一步对胃黏膜的免疫性损害而导致慢性胃萎缩。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引发慢性胃炎。


    慢性胃萎缩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4、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对胃的影响。

      5、遗传原因: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前一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的,下一代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几率大大的增加。因此父母或亲属有过慢性萎缩性胃炎史的,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的加以防范。

      6、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得了浅表性胃炎如果不加以重视,没有及时接受治疗,病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转变为慢性胃萎缩。

      7、接触重金属:重金属如铅、汞、碲、铜等对胃黏膜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在工作中如果长期接触这些重金属,就会导致重金属在体内不断蓄积,蓄积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引起中毒,对内脏器官造成损害。

    2013-10-16 15:02:12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