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上以药物性低血糖多见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治疗者,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应逐渐加量,避免加量过快。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按时进餐。亦应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期。糖尿病病人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注意Somogyi现象,以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2、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及时调整治疗。
3、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例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胍乙定、利血平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效应。因此,在使用增强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应予注意,以免出现低血糖症。
4、对怀疑B细胞瘤者,应尽早进行饥饿实验和运动实验诱发,测定血浆胰岛素-C肽浓度,并进行B超、CT。
预防运动中低血糖
尽可能在餐后1/2~1小时参加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且不易发生低血糖。
尽量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如短效胰岛素注射后30分钟~1小时左右,应减少运动量。
尽量避免在大腿等运动时需要剧烈活动的部位注射胰岛素。可以选择腹部注射。
尽量不空腹运动:
如果空腹血糖>120mg/dl,可以空腹适量运动
如果空腹血糖<120mg/dl建议在运动前吃点食物,如喝一杯牛奶、 吃几 块饼干,吃后10分钟再开始热身。
凡进行中等以上运动量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在运动前或运动中适当加餐。
有条件自我监测血糖的患者在运动前后各测血糖一次,就可以及时发现低 血糖,并了解哪种运动形式、何种运动量可以降糖及降糖程度。
进行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如郊游、爬山时,降糖作用可能比较持久,因 此除运动中需要加餐外,运动后也应增加进食。
2013-10-16 14: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