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解析哪些食物会导致性早熟

      性早熟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整个社会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改变,这也是造成性早熟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然品种繁杂的催熟食物也是导致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可能引起性早熟的食物?

      1、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幼儿食用。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导致各类激素的滥用,而激素会直接导致食品的低营养化。激素催熟的水果对人体健康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目前虽没有完全定论,但不少专家相信,长期食用对身体肯定有影响。


    解析哪些食物会导致性早熟

      2、早熟动物、禽肉,特别是禽颈

      现今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激素等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与残留,跟药物投放是在动物食前、食后,是随饲料还是随饮水、注射,以及药物种类关系都很大,一般在有代谢作用的肝脏、肾脏中浓度高;在鸡蛋中,脂溶性药物容易在卵黄中蓄积。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为“促早熟”的高危行为。

      3、洋快餐、油炸类食品

      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推荐阅读:性早熟的专业治疗地图

      解除误区降低性早熟的概率

      1、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

      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其身心发展不平衡。

      2、补锌过量,蛋白粉等补品。

      儿科内分泌专家认为,孩子不宜进补,因为很多儿童性早熟都是吃出来的。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健康的儿童只要正常饮食,经常参加锻炼就能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对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孩子,6-8岁女孩、7-10岁男孩,千万注意别长期滥吃补品。[page]

      3、某些儿童口服液

      针对儿童市场的很多标榜“长高长壮”的补剂和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使孩子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其骨龄已达8岁或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


    解析哪些食物会导致性早熟

      人们对性早熟食物的误区

      1、用植物“激素”催熟的蔬果。通常人们对植物“激素”的描述就是“催熟”,最典型的是顶花带刺的黄瓜、催熟的热带水果(比如香蕉、芒果)、膨大剂催的西瓜、反季节蔬菜,还有最近媒体报道的无根豆芽等。严格来讲,产生这些效果的应该叫植物生长调节剂,而不是许多媒体说的“激素”。

      2、豆腐、豆浆等豆制品。有的媒体引述专家的话,说豆制品里面含有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可能导致婴幼儿和儿童性早熟。实际上类雌激素没有雌激素那么强的作用,而且在豆制品中含量很有限。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一些大豆异黄酮保健品喜欢吹嘘神奇功效,要提防它们“暗度陈仓”,偷偷加真激素。

      >>>热点关注:盘点那些患有性早熟的名人

      3、牛初乳。现在不少家长会给孩子吃营养保健品,牛初乳就是其中一种。有数据说牛初乳里的激素水平是普通牛奶的5~10倍,但是,相同类型的激素,人奶尤其是人初乳一般高于普通牛奶和牛初乳。

      4、动物性食品。最常见的动物食品导致性早熟的典型说法包括避孕药喂养的鳝鱼和水产、打了激素的速生鸡、催肥的猪。鳝鱼喂避孕药或者激素的说法,已谣传了很多年,后来有媒体专门做了一期“求证”专题,结论是根本不可能喂避孕药或者激素,否则鳝鱼会死得很快。而且,鳝鱼小时候是雌性,长大了就变身雄性,不需要任何外源性激素。

    2013-10-14 14: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