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肠梗阻对于孕妇的健康威胁很大,很多孕妇被疾病困扰,严重的话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妊娠合并肠梗阻疾病的预防护理。
预防措施
虽然怀孕本身不会引起肠梗阻,但怀孕后,由于孕激素水平增高,使肠管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减慢;以及怀孕后容易发生便秘,使粪块堆积在结肠和直肠内;加上增大子宫对肠管的压迫作用,都可能成为肠梗阻的辅助性因素。具体到消化,本来受妊娠生理影响,胃肠蠕动就有所减慢,而她又一次性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造成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并堆积在肠管内,加上平时缺乏运动,使肠蠕动更加缓慢,因而造成食物性肠梗阻。当妊娠合并肠梗阻时,多数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伴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由于孕妇子宫表面积大,吸收毒素多,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可能更快更严重(国内有报道指出,当罹患该病时,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6.6%,胎儿死亡率达44.40/o)。鉴于此,孕妇如若出现腹痛、腹胀,以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时,应高度警惕肠梗阻,并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卧床多、活动少会增加食物性肠梗阻的机会,所以,孕妇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适当运动(如散步等)。多吃些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少吃动物性食物,尤其不要吃太多含高蛋白且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肉类食品可煮至熟烂后再吃。对一些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如糯米、葡萄、香菇、竹笋,动物筋膜、肌腱等,要尽量少吃。特别是经常便秘者,平时更应多活动、多饮水、多吃蔬果、少吃辛辣,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此外,积极防治各种孕期并发症,也是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重要举措之一。
治疗
妊娠期肠梗阻的处理与非妊娠期相同。非绞窄性肠梗阻可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即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注射抗生素;48h仍不缓解或出现腹膜炎时,应尽快手术。患者常因呕吐、肠壁水肿、肠腔内大量渗液、胃肠减压丢失大量液体而致低血容量、休克、肾衰。绞窄性肠梗阻不论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均应尽早手术,同时采用上述各种非手术治疗措施。
手术应作纵切口。妊娠中期术中尽量避免干扰子宫,术后继续保胎治疗。如妊娠34周以上,估计胎儿肺已成熟,应先做剖宫产取出胎儿,使子宫缩小后再探查腹腔,否则膨大的子宫使术野难以暴露,难以操作。须请有经验的外科医师检查所有肠管,因常可能有一处以上的粘连梗阻。如有肠管坏死,还须做部分肠管切除与吻合术。死亡病例均系误诊,延误了手术时机,以致发展到肠坏死、穿孔、腹膜炎、中毒性休克、DIC、肾衰竭等。
>>>>相关阅读:妊娠期合并肠梗阻该如何护理
假性肠梗阻,或称Ogilvie综合征,是结肠功能紊乱所致的非器质性肠梗阻,其中10%发生在产后,表现为腹胀,恶心、便秘,检查腹虽胀但软。X 线检查可有结肠过度胀气直达脾区,但其远端并无机械性梗阻存在。如结肠扩张到9~12cm(临界值),则易穿孔而致感染、休克死亡。在结肠未扩张到临界值时,可保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放置肛管排气。如保守治疗72h无好转,或X线提示结肠扩张已达临界值时,则应手术治疗。[page]
预后
妊娠合并肠梗阻的孕产妇死亡率与不及时诊断、不及时手术与术前准备不充分直接相关。其母体病死率为10%~20%,胎儿病死率为30%~50%,多发生在绞窄性肠梗阻或肠穿孔伴有水、电解质失衡时。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可降低病死率。
处理要点
1.机械性肠梗阻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特别是一些先天性肠道畸形,如先天肠道闭锁,必须及时手术,但有些疾病如肠套叠,绝大多数可经气灌肠得到治疗,又如粘连性肠梗阻,有相当一部分患儿经禁食,胃肠减压,中药,输液等保守治疗而缓解。
2.目前最常见的机械性肠梗阻有三种疾病,即粘连性肠梗阻,肠套叠和腹股沟斜恼嵌顿。功能性肠梗阻主要针对引起肠麻痹的疾病进行治疗,例如肺炎合并肠麻痹时,主要治疗肺炎,同时采取禁食,胃肠减压,洗肠等保守疗法,减轻肠梗阻的症状,真正需要手术者很少。
3.绞窄性肠梗阻因病情重,发展快,应积极治疗,并及时手术,以防发生严重的中毒性休克和肠管过多的坏死所导致的死亡。
注意事项
1.无论何种肠梗阻,都不能给患儿喂水或吃东西,并注意观察腹疼情况,呕吐及排便排气情况。如病儿腹疼剧烈或腹胀渐加重,或有烦躁,脉快等现象时,说明病情加重,应及时送医院诊疗。
2.病儿手术后回家要注意饮食,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如生白薯、花生、豆类等,防止胃肠受刺激后梗阻复发。
3.注意病儿的保暖,勿着凉感冒。
>>>>推荐阅读:妊娠期肠梗阻的三大护理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妊娠合并肠梗阻疾病的预防护理方法的介绍,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于如何护理患者会有一定的了解。
2013-10-14 1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