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应该如何治疗?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在制定治疗方案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而定。无论对于何种疾病而言,盲目治疗都是致命的,治愈科学有效的手段才能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结缔组织病的正规治疗方式。
西医诊疗结缔组织病的依据
治疗结缔组织病以祛因为要,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针对病名病类,寻找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然后运用药物或其他手段,祛除致病因素或致病物质,使邪去正安。其前提是审病求因,其目的是祛除病因。
诊疗结缔组织病的主要依据
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体征显示出来的。治疗疾病,应对病人的各种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和归纳,根据得病的病因,考虑人体的体质,确定疾病的病位,区别不同的病理特性,而后施治。症状、体征是辨病的基本指标和因素,在对这些具体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的同时,找出根本原因,确定病名,并用专方治疗。结缔组织病的治疗导航地图
这类疾病的结缔组织(指疏松结缔组织)均具有粘液样水肿和类纤维蛋白变性,以及坏死性血管炎的基本病变,故改称为结缔组织病。但不能说凡有结缔组织病变者都称结缔组织病。显然在某些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的类纤维蛋白变性或坏死多见一些,而在硬皮病和皮肌炎中则少一些,可是这类纤维蛋白变性或坏死几乎在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均可出现。此外,在恶性高血压、坏死性胰腺炎及胃溃疡底部的小动脉亦都可出现类纤维蛋白性坏死。
另外,本组疾病都有程度不等的坏死性脉管此特别是结节性多动脉炎。诚然,坏死性脉管炎除出现在上述结缔组织病外,尚见于一系列过敏性脉管炎中,如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等,因此,以类纤维蛋白性变或坏死以及坏死性脉管炎来诊断本结缔组织病仍是困难的。
病因为病之本,二者为因果关系。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既不会有症无因,也不会有因无症,不过或明或晦,尤当详辨明察。病因和症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他们相互联系、互相依存,其表现形式往往很复杂。一种病因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产生多方面的症状,而一个病症又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临床时,对一些证情复杂者,应当详究病人的发病原因、起病经过及治疗情况。瑶医在临床实践中,极为重视病因的探求,注意了解病人所感知的一些可能致病的原因,若这些原因与病症能够明确,就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从而进行审因论治,提高疗效。
探求病因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因此在临床上更为重视的是怎样祛除病邪,使病体恢复。疾病的产生是因为病邪积聚于体内,若使疾病向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邪气祛除。病不是人体本身就存在的物质,其袭人途径有两条,一是自外而入,一是由内而生,所以人体要恢复盈亏平衡的状态,必须将积聚于体内的邪气祛除出外。病邪出于人体的途径有三:即从汗孔、从鼻窍、从下窍而出。在此应强调一点的是,祛除邪气有其科学内涵所在。祛除病因的常用方法包括取嚏、药物灸、蒸、薰、熨、针刺、放血、刮痧、梳乳、药浴等等。[page]
中医如何治疗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主要反应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身体素虚:以先天禀赋不足者居多,加上后天失养失调(如过度劳累、营养不良、久病失治等)或因七情内伤郁结导致气血不足,经络阻滞而发病。其次是脏腑损伤:在MCTD和重叠综合征等患者,五脏六腑皆可受累。然而在诸脏中尤以肾脏首当其冲而受到损害。肾为先天之本,为人体水火之宅,其受损后往往造成肾阴不足,水亏火旺,虚火内生,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若患者外遇淫邪暴袭,不管是内攻脏腑还是外阻经络,都会导致虚实夹杂的临床表现,因此,治疗本病必须标本兼治,攻补兼施,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整个过程中调整方药,以获痊愈之功。在临床治疗中,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表现、不同病期、不同损害部位,随证加减化裁。
诊疗结缔组织病的主要依据
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对于多数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疗法,短期尤其是在急性活动期对于控制病情进展有效,但长期大量应用,副作用很大,尽量不采用激素治疗。
1、混合结缔组织病
本病相当于中医混合痹范畴。治疗参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的治法,以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为主,结合临床表现加味。病情较重者,中药可与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一起使用。可采用专家纯中药方剂治疗,采用用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稳定、理想且无任何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
相关文章:结缔组织病的西医治疗原则
2、重叠综合征
本病在中医称重叠痹。治疗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单用中药治疗。以养阴清热为基础,结合另一个免疫病用药。
3、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
本病相当于中医行痹范畴。治疗参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以养阴清热为主,结合临床表现加味。如关节痛加岗稔根、羌活、威灵仙等;口腔溃疡加土茯苓、川连等;雷诺现象加丹皮、川芎、鬼见羽等;口干加石斛、鲜茅根、鲜芦根等。
2013-10-12 16: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