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和症状

      大家常常听说乙肝、肝硬化、酒精肝,其实还有一种疾病叫做自身免疫性肝炎,这是一种很难**的疾病,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和症状。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

      (1)血清r- 球蛋白或IgG 浓度超过正常上限的1.5 倍;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和症状

      (2)自身免疫抗体(ANA ASMA、LKM-1、SLA)滴度成人大于或等于1:80 儿童大于或等于1:20 阳性;

      (3)肝生化检查:转氨酶异常特别是无血清碱性酶显著增高(如升高并不排除). 血清抗-1-抗胰蛋白酶铜铜蓝蛋白正常;

      (4)IgG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HBcAb-IgM 抗体和HCV 抗体阴性及无致肝病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感染征象无肠外接触血液或血制品;

      (5)肝病理组织学: 中度慢活肝或伴有碎片样坏死的严重活动表现抑或小叶性肝炎小叶中央和门脉区的架桥样坏死但无胆汁淤积铜沉积或其他任何提示不同病因的改变;

      (6)其他病因因素: 男每日饮酒小于或等于35 g 女小于或等于25 g 晚近无服用肝毒性药物史.[page]

      自身免疫性肝炎症状

      (1)肝脾肿大:患者的肝肿大随着病程的进展日益显着,多在胁下4~10cm,甚至可平脐,质坚,常无触痛,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状,晚期呈不规则结节状。约3/4的病例有脾肿大,且硬变期较胆管炎期更为多见。患者的脾肿大并不表明其门静脉高压已达到有临床意义的程度,可在食道静脉曲张或出血前数年出现。

      (2)皮肤瘙痒:就诊时有50%的患者有瘙痒,开始可为间断性以后变为持续性,多因血中胆盐浓度增高,刺激皮肤末稍神经所致。其搔痒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常以手掌、足底及某些压迫部位如腰带部位等最为明显,日轻夜重,影响睡眠,病久则见有皮肤粗糙、色素沉着、脱屑与增厚。在终末期患者瘙痒可以消失。

      (3)皮肤黄色瘤(黄疣):在胆道梗阻、长期血清脂质和胆固醇增高的情况下,因脂质堆积和组织吞噬大量胆固醇,有些患者可形成皮肤黄色瘤。扁平状黄色瘤多见于掌、颈、躯干、乳房下;结节状黄色瘤多见于四肢伸侧,特别是腕、肘、膝、踝、指关节与跟腱等处。晚期患者的肝功能衰竭时,胆固醇合成受到障碍,血清脂质与胆固醇下降,黄色瘤可逐渐消失。

      (4)门静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是本病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此外,还可见到肝硬变所致的其它表现,如蜘蛛痣、腹水、全身性水肿、肝昏迷等。推荐阅读: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专业治疗导航地图

      (5)慢性梗阻性黄疸:约10%~15%的患者早期可出现黄疸,但大多数都发生在搔痒后0.5~2年,少数病例亦可不出现,但有黄疸而无搔痒者罕见。黄疸初期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以后可持续性加深呈黄绿色,提示病情进展加速,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以上时,生存期一般不超过2年。

      (6)合并症:有脂溶性维生素(A、D、E、K)缺乏或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等。

    2013-10-09 17:15:07

自身免疫性肝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