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耳已经是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了,在医院的儿科治疗病例中,有相当一部分儿童都是中耳炎患者,那么我国小儿中耳炎的现状如何呢?对于中耳炎常见的病因和症状您是否了解呢?下面文章简单为大家给概括一下。
小儿中耳炎的现状
在儿童常见病中,中耳炎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据统计,四分之三的幼儿在3岁以前至少经历一次耳内感染,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会感染三次以上。为什么儿童容易感染中耳炎?罗仁忠说,这与其耳部结构有关。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连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不仅仅是一个连接的导管,还具有调节中耳腔的压力、引流中耳分泌物的功能。
分享小儿中耳炎基本情况
小儿的咽鼓管和成人有很大的区别,不仅形态上不似成人的咽鼓管长而成角,而是短、宽、平;而且位置低。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感冒时,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后,导致连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从而使内部通路变窄、积液排流能力降低。当耳部无法及时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时,那里就形成了细菌滋生的最理想的温床。
此外,婴儿吐奶、呛咳及拧鼻涕用力太猛时,也容易导致细菌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从而引起化脓性中耳炎。有些父母给小儿掏挖耳朵,不小心损伤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导致了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小儿中耳炎的原因
1、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侵入中耳,多见于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
2、宝宝平躺吃奶时,乳汁很容易流入耳中。如果鼓膜有破裂口,乳汁便会流入中耳,营养丰富的乳汁便给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3、当宝宝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受凉或患有心脏病、肾炎、结核时,都能够诱发中耳炎。引起中耳炎的细菌多为化脓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4、宝宝的咽鼓管发育尚未完全,比成年人的短、粗、直,中耳周围的骨壁也很薄,有的部位还有未完全闭合的骨缝,因此在感冒或鼻炎发作时,病毒或细菌很容易由此进入中耳腔,从而引起炎症。小儿耳鼻喉专业治疗导航地图[page]
小儿中耳炎的症状
1、哭闹不安、拒绝吃奶,有时可发生耳后部红肿,不让家长触碰。
2、发烧(许多不明原因的发烧,很有可能是中耳炎引起的)、烦躁不安(有时也是听障的一种表现)、无法安睡、夜间特别吵闹等。
3、常常会用手抓耳朵,说明有听觉障碍。因为宝宝无法用言语表明,尤其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所以必须靠父母小心观察。如果宝宝对电视、收音机的声音或鞭炮声、爸妈的呼唤等反应较迟钝,家长应注意带宝宝去医院检查耳部。
分享小儿中耳炎基本情况
中耳炎的预防方法解析
1、清除邻近病灶,如鼻窦炎、增殖体炎、扁桃体炎等。
2、对于胆脂瘤性中耳炎,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以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3、大力开开展卫生宣传工作,在群众中普及预防中耳炎的知识。
4、在上呼吸道有急性炎症时,不要用力擤鼻,以防鼻咽部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最好是将分泌物吸入咽腔后再吐出。
专家谈:小儿中耳炎的饮食护理
5、加强儿童保健工作,及时做好预防接种,预防发生传染病。
6、宣传正确的哺乳姿势,改变下良的哺乳习惯。哺乳时小儿不要平卧,头部要高一些,以免奶水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发生中耳炎。
2013-09-25 17: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