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一般情况下会分成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良性腺瘤本身并不严重,但是如果患者在此时没有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从良性发展为恶性,造成不可逆的生命威胁。随着肿瘤患者逐年增多,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家人的将抗,从今天开始重视肿瘤治疗吧。
骨肿瘤的中医治疗方法
1、肾虚火郁证。
治疗原则:滋肾填髓,降火解毒。
症状:局部肿块肿胀疼痛,皮色暗红,疼痛难忍,朝轻暮重,身热口干,咳嗽消瘦,面色不华,行走不便,精神萎靡。舌暗唇淡,苔少或干黑。
中药方:四骨汤(《中医肿瘤学》)。肿节风30g,核桃树枝30g,女贞子30g,透骨草20g,生地20g,补骨脂15g,山茱萸15g,骨碎补15g,续断15g,寻骨风15g,当归15g,自然铜10g,丹皮10g,黄柏10g,知母10g。
方中生地、山茱萸、女贞子、丹皮、黄柏、知母滋阴降火;补骨脂、续断、骨碎补、自然铜坚肾续骨、行血祛瘀;透骨草、肿节风、寻骨风、核桃树枝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当归补血养血。
肿瘤的中医治疗方法
2、阴寒凝滞证。
治疗原则:温阳开凝、通络化滞。
症状:骨瘤初起,酸楚轻痛,遇寒加重,局部肿块,皮色不变,压痛不著,甚至不痛,病程较长。舌淡、脉细沉迟。
中药方:加味阳和汤(《中医肿瘤学》)。熟地30g,肉桂3g,鹿角胶10g,麻黄1.5g,白芥子6g,炮姜1.5g,生甘草3g,威灵仙30g,补骨脂20g,透骨草15g,路路通10g,川乌2g,草乌2g。
阴寒入骨,多因体虚之人,三阴不足,寒邪乘机侵入,凝滞为瘤,非阳和不能开凝,故以阳和汤温经散寒、化痰补虚;川乌、草乌温经逐寒;补骨脂、透骨草入骨祛邪;路路通、威灵仙通络祛痰。
甲状腺肿瘤的中医治疗方法
1、阴虚火郁型。
治疗原则:养阴清热,化痰软坚。
症状:颈前瘿肿,扪之质硬,心悸烦躁,面部烘热,咽干口苦,手颤失眠,舌苔薄黄,或苔少舌红,脉弦细数。
中药方:清心软坚方(《河南中医》1991;(4):24)。夏枯草20g,北沙参20g,白芍20g,生地20g,天冬20g,麦冬20g,川贝10g,石斛20g,海藻20g,昆布15g,黄药子10g,僵蚕20g,地龙30g,银花20g,酸枣仁20g,夜交藤30g。
本方以夏枯草,黄药子,海藻,昆布消瘿软坚以治其本,用沙参、白芍、生地、天冬、麦冬清热滋阴以消其症,更以僵蚕、地龙软坚消散,贝母化痰,银花清热利咽为辅,纳酸枣仁、夜交藤以宁心安神,既针对其病,又兼顾其证,也可适用于甲状腺癌放、化疗后出现阴虚烦热之症。>>>化疗治疗肿瘤病人的饮食护理
2、痰瘀交阻型。
治疗原则:化痰软坚,活血散结。
症状:颈部瘿胂,质中偏硬,呈圆或椭圆形,边界尚清,可随吞咽上下,伴有咽部不适,胸闷气憋,或有月经不调,苔薄腻,舌质偏暗,脉弦细涩。
中药方: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海藻10g,昆布10g,陈皮10g,法夏10g,贝母10g,连翘15g,当归10g,川芎10g,茯苓12g,香附10g,郁金15g,穿山甲(先煎))15g,土贝母12g,蚤休15g,石见穿15g,天南星10g。
方中海藻、昆布为含碘消瘿之主药,陈皮、法夏、茯苓、贝母、南星化痰敛结,当归、川芎活血通脉,辅以香附、郁金理气,连翘、蚤休清解,共奏化痰活血消瘿散结之功,再加上穿山甲、土贝母、石见穿,消瘤破症,更助上药消除肿瘤之功。[page]
膀胱癌的中医治疗方法
1、气血两亏型。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健脾益肾。
症状:无痛性血尿,或排便无力,不畅,头晕,面色淡白,精神不振,四肢倦怠,纳食不香,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中药方:八珍汤《正体类要》。当归10g,川芎5g,白芍8g,熟地15g,人参3g,白术10g,茯苓8g,甘草5g。
方中人参、熟地、生姜、大枣甘温益气补血,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川芎活血行气,甘草调和诸药。
肿瘤的中医治疗方法
2、寒湿蕴结型。
治疗原则: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症状:小便癃闭,滴沥不尽或尿频溲长,尿色淡红,偶挟血块。四肢厥冷,畏寒,小腹胀满,形体虚胖,面色咣白,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细。
中药方:五苓散《伤寒论》。猪苓10g,泽泻15g,自术10g,茯苓10g,桂枝7g。
方中泽泻直达下焦,利水渗湿,猪苓淡渗;茯苓利水兼健脾、白术健脾运,输津液,化水湿;桂枝温阳化气,助利小便。
阴茎癌的中医治疗方法
1、湿热下注证。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症状:食少纳呆,身倦困重,口渴不思饮,小便疼痛,龟头有恶臭性分泌物,局部肿块或破演,舌体胖大,苔白腻中黄,脉滑数。
中药方:八正散(《和剂局方》)加减。瞿麦30g,萹蓄草30g,金银花30g,车前草30g,木通6g,滑石15g,生草梢6g,马鞭草30g,龙葵30g,自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白茅根15g,生地30g。
瞿麦、萹蓄草、车前草、木通、滑石利湿通淋;金银花、马鞭草、龙葵、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白茅根凉血止血;生地养阴清热,以防通利太过而伤阴津。
推荐文章:细数肿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2、正虚毒蕴证。
症状: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腿软肢肿,龟头肿块,破溃脓臭分泌物,包皮内搔痒灼痛。舌体消瘦或舯大有齿痕,脉沉细或沉缓。治法:补虚扶正,攻邪解毒。
中药方:大补阴丸(《丹溪心法》)加减。知母15g,黄柏10g,生地20g,天花粉30g,玄参20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杭白芍10g,丹参20g,白花蛇舌草30g,莪术10g,白英20g,龙葵20g,藤梨根20g。
大补阴丸为滋阴降火代表方,方中用知母、黄柏、生地滋阴降火,配以大队滋阴补肾之品天花粉、玄参、女贞子、旱莲草、杭白芍等;用丹参、莪术活血祛瘀;用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藤梨根攻邪解毒。诸药合用以达滋阴扶正,解毒攻邪之功效。
2013-09-13 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