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不愿意接受的,这对于我们的健康构成了很大的障碍,还会给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阻碍,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诊断该疾病,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方法。
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
(一)一般诊断:
根据中年以后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病程,表现肌无力、肌肉萎缩和肌束震颤,伴腱反射亢进、病例征等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征象,无感觉障碍,典型神经源于形成改变肌电图,通常可临床诊断。
(二)诊断要点:
世界神经病学联盟(1994)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诊断标准的基本要点是,延髓、颈髓、胸髓、腰骶髓4个部位中3个部位同时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为确诊,2个部位出现为拟诊,仅1个部位出现为可能,至少2个部位下运动神经元体征为疑诊。
(三)诊断标准:
运动神经元疾病诊断标准
1、一般于20岁以后发病。
2、发病缓慢,病程呈进行性(病变呈局限性而病程非进行性者应除外)。
3、主征如下:
(1)延髓症状:构音障碍,吞咽困难,舌肌麻痹、萎缩,肌纤维震颤。
(2)上运动神经元征(锥体束征):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3)下运动神经元征(前角细胞征):肌萎缩,肌纤维震颤,肌力减弱。
4、排除诊断:颈椎病、脊髓或脑干肿瘤、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及其他肌病、各种多发性神经炎、腓骨肌萎缩、脊髓小脑变性、家族性痉挛性截瘫。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脊髓、脑干及皮层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疾病。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就算是已经患上了运动神经元损伤这种疾病了,那么运动神经元损伤怎样诊断呢?[page]
运动神经元诊断办法包括哪些:
1、隐袭起病,逐渐进展,多发病于中年,男多于女。一般均无客观感觉障碍。
2、不同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较为多见。始为一侧手部小肌肉萎缩、无力,渐波及对侧手肌及前臂、上臂、肩胛等肌,并有肌束震颤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但腱反射亢进。双下肢呈现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偶或表现于一侧上下肢。累及脑干时可有吞咽、发音障碍,舌肌萎缩伴明显纤颤,张口困难,咀嚼无力,咽反射常亢进。少数可伴有强哭强笑等精神症状。
运动神经元病
3、辅助检查:肌电图呈典型的失神经性改变,偶有高波幅、长时限波型。肌肉活检有失神经性肌萎缩的典型病理改变。
4、需排除颈椎病和癌性或糖尿病性脊髓病等所致的症状性运动神经元病。也须与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脊髓蛛网膜炎等鉴别。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鉴别
1.颈椎病:上肢或肩部疼痛,且呈阶节段性感觉障碍,无延髓麻痹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胸锁乳突肌肌电图不受累及予以鉴别。
2.脊髓空洞症:本病的特征是节段性,分离性痛温觉缺失;依据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颈脊髓磁共振(MRI)可见空洞。
3.脊髓肿瘤和脑干肿瘤:不同程度的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腰穿示椎管阻塞,椎管造影,CT或磁共振(MRI)显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4.重症肌无力:同样重症肌无力易影响延髓和肢体肌肉,但是重症肌无力有波动性等易疲劳现象,一般不难于鉴别。
>>>>相关阅读:谈运动神经元病治疗注意事项
5.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临床上极似运动神经元病,主要鉴别是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影响,尤其是发现的多灶性点状髓鞘病变,另外此组病人脑脊液中抗GMI抗体增高的阳性率更高,有时需长时间随访,才能做出鉴别。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介绍,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于如何治疗该疾病也更有把握。提醒大家如果感到不适,一定要趁早治疗,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2013-09-13 15: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