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过敏性皮肤病要如何治疗

      过敏性皮肤病困扰着很多患者,由于生活中过敏原太多了,稍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各种过敏反应,这对于他们的健康十分不利,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关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皮肤病

      一提到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脱敏”治疗。其实目前技术决定了大部分的过敏原不能进行脱敏,再说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的过敏原都“脱敏”掉。所以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最主要的原则是去除病因,同时控制搔抓、避免刺激。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避免各种容易致敏和有刺激的食物,如鱼虾、浓茶、咖啡、酒类等。我国变态反应学科创始人叶世泰教授曾经总结过4个字:避(即避免接触导致过敏的物质)、忌(不接触或食入导致过敏的物质)、替(对某种物品过敏,找其他物质代替)、移(脱离导致过敏的环境)。

      2、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暴力搔抓、过度擦洗等。有不少患者发生过敏后就自己用热水反反复复烫洗、有的甚至使用咸盐水、花椒水洗涤,或者干脆就拼命地抓挠直到抓出血来,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有效,但是一旦停下来便愈发瘙痒;而且上述的动作或方法,只不过是把瘙痒刺激转化为疼痛刺激,最终导致局部皮肤增生肥厚浸润,发生营养性改变,反而会加重瘙痒;如此恶性循环,必将使皮肤病逐步恶化。

      3、当皮肤过敏发生以后,主要是对症处理,包括口服、肌肉注射或者静脉点滴各种抗过敏药物,同时也可给予一些相应的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或皮质激素类药膏,同时嘱咐患者一定要多饮水,并注意休息。

      4、对于那些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家中要常备一些抗过敏药物,比如扑尔敏、赛庚啶、氯雷他定等等。一旦出现过敏时,按说明服用,才能及时缓解病情。

      5、如果出现较重的症状,如颜面、眼睛、口唇等红肿发痒,或者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手脚发凉,甚至发生休克时,需要急送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1)抗组织胺药。这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最适用于1型过敏反应。常用的有苯海拉明、异丙臻、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这类药物均为H1受体阻滞剂,因其与组织胺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故能与之竞争拮抗组织胺受体,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昆虫咬伤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良效;对血清病的寻麻疹也有效,但对有关节痛和高热者无效;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差。用药剂量应个体化,驾驶人员或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应避免使用中枢抑制作用较强的品种。

      (2)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也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类药物主要有色甘酸钠(咽泰)、色羟丙钠、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过敏性皮炎等。

      (3)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常用于治疗尊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主要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奏效迅速。钙剂注射时有热感,宜缓慢推注,注射过快或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心律紊乱,严重的可致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

      >>>>相关阅读:谈过敏性皮肤病饮食注意

      (4)免疫抑制剂。主要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但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这类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以及环磷酰胺、硫脞嘌呤等。

      过敏性皮炎药物治疗

      1)内用药物治疗

      过敏性皮炎轻者可口服抗组织胺类药如扑尔敏4 mg,每日3次;赛庚啶2 mg,每日3次。还可口服维生素C片200 mg,每日3次,或第二代抗组织胺药如西替利嗪、咪唑斯汀、氯雷他定 等,10 mg,每日1次。可以选其中一种或少数联合用药。也可静脉用药: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 10ml或硫代硫酸钠 0.64 g ,每日一次,连用7-10天。

      重者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10 mg,每日3次。抢救过敏性休克可用地塞米松10mg肌注或静脉注射,或加0.1% 肾上腺素0.5ml 皮下注射,有支气管痉挛者可缓慢静脉滴注氨茶碱0.2g ( 加人5-10% 葡萄糖液中)。 伴腹痛、腹泻者可肌肉注射山莨菪碱 10mg。

      2)外用药物治疗

      (1)过敏性皮炎的外用疗法应遵照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在皮炎不同阶段应用不同剂型及成分的药物。急性期渗出物多时可选用湿敷;渗出少时可选用油剂;亚急性期渗出少可选糊剂;有鳞屑无渗出可选用乳剂及糊剂; 慢性期选用软膏、硬膏、乳剂及酊剂均可。

      具体来说,急性期渗出明显者,可以用3%硼酸溶液、1:20醋酸溶液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做冷湿敷。皮损为轻度红斑、丘疹、小水疱时,予炉甘石洗剂外涂。亚急性和慢性期可以选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page]

      (2)外用糖皮质激素:其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和抗增生作用。临床应选择高效而不良反应小的制剂。年幼或面部皮损应选用1%氢化可的松霜、0.1%糠酸莫米松霜等不含氟的外用激素。其余部位可以选用0.1%曲安奈德霜、0.05%卤米松霜或0.1%氯氟舒松霜等制剂。


    过敏性皮肤病

      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的特点是:

      ①疗效肯定,适用于各种皮炎;

      ②使用方便,霜、软膏、凝胶、溶液、涂膜、硬膏等多种剂型;

      ③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易产生依赖性等。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多与长期使用有关。

      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①强效糖皮质激素避免连续使用超过2周;

      ②禁止长期连续使用;

      ③强效糖皮质激素不应使用在面部、颈部、阴囊等皮肤薄嫩处,老人和儿童慎大面积应用。

      (3)新的不含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免疫调节剂也可应用,其包括:

      ①0. 1%、0. 03%他克莫司软膏(普特彼)属大环内酯类衍生物,FDA的临床试验表明, 28% ~37%的湿疹患者在应用普特彼后使病情好转90%。适应于各种中、重度过敏性皮炎。

      ②1%吡美莫司乳膏(爱宁达),属子囊霉素巨内酰胺的衍生物。适应于轻、中度过敏性皮炎。外用免疫调节剂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瘙痒、灼热感、刺痛等局部刺激反应。

      (4)有感染倾向的要合用抗菌药物,由于细菌和真菌可以诱发或加重过敏性皮炎病情,有专家建议对渗出性皮损可加用抗感染制剂,如2%莫匹罗星乳膏、1%益康唑霜等。

      过敏性皮炎的护理措施:

      1、避免过度对患处抓挠以防感染。

      2、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度,洗漱时不可用碱性大的香皂等用品。

      3、尽量不使用化妆品,以防使用不当而引发过敏性皮炎,用化妆品可使用天然成分的。

      4、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经常熬夜造成睡眠不足等。

      5、远离易引起过敏的过敏源如:花粉、海鲜、动物等。

      6、饮食要健康,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

      7、加强运动,提高免疫力。

      >>>>推荐阅读:谈过敏性皮肤病的病因和误区

      以上就是关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介绍,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如何治疗该疾病会更加清楚,建议大家在生活中要做好护理工作,尽量避免过敏原。

    2013-09-10 17:37:48

过敏性皮肤病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