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息:杨女士,56岁,河北隆尧县人。
病情介绍:头痛,烦躁不安,经常感冒流脓涕,常有憋气感,面色黧黑、粗糙,目赤,左侧面肌抽搐,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
需排除垂体疾病,做脑部MRI诊断:垂体瘤(约2*3cm向左侵入海绵窦)、双侧上颌窦囊肿。检查内分泌学,垂体泌乳素186,建议杨女士手术治疗,并一边服用中药。
治疗原则:辩证属痰热留置上窍,清窍不利。治疗清利上窍。
中药处方:川穹12克 白芷12克 独活12克 薏苡仁30克 苍耳子6克 白术25克 鱼腥草30克 夏枯草30克 蔓荆子12克 生牡蛎30克,水煎服日一剂。7剂,服后自觉流脓涕减少头痛面赤减轻,左侧面肌抽搐已有减轻,追诉乳房胀痛。上方加制香附12克 丹皮12克,继续服用7剂,诸症进一步减轻。出现牙痛目痒,有见好之症,加黄芩12克加重清热之力。继续服用。
热点关注:垂体瘤的专业治疗导航地图
7天后复查内分泌,泌乳素87,面肌痉挛消失,头痛目赤脓涕消失。确诊是垂体瘤,但不宜手术,因为部位在海绵窦,手术危险较大。建议伽玛刀**放疗,控制肿瘤的活性,带瘤生存。
案例分析:从杨女士的核磁共振看,有垂体瘤、上颌窦囊肿,病人表现头痛流脓涕,面肌痉挛、目赤,都是垂体周围的壅热表现。因此治疗以清化垂体周围积热为主。头顶至上,唯有风药可到,故首用川穹为君,配白芷苍耳子鱼腥草轻轻化热。薏苡仁独活白术化湿,牡蛎咸寒化痰散结消瘤,使气机下行。诸药配伍得法,病情很快好转,头面部症状开始缓解,随用药后反应,及时加用丹皮香附疏肝活血,加黄芩清热,头痛目赤脓涕面肌痉挛均消失,并且检查泌乳素下降明显。
2013-09-06 16: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