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结核病外科手术的目的和意义

      一、结核病外科手术的目的和意义:

      据资料显示,结核病人中有约3-5%肺结核和80%的肺外结核仍需要手术治疗,肺外结核早期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均不典型,许多患者无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容易延误诊断,不能及时治疗,来诊时病变部位多已明显破坏形成脓肿或有功能障碍,需在内科积极抗结核治疗下,适时外科手术干预结核病灶清除术才能提高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恢复功能,避免病灶残留日后复发成为难治性结核,同时可以缩短化疗的时间,尤其是已确诊为耐多药结核如有手术适应症更应尽早手术。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仍采用以内科化疗为主、外科适时手术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近年来,我院结核内科和结核外科通力协作开展了各类结核外科手术,如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结核性脓胸纤维板剥除、毁损肺切除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二、结核病外科手术的目的:

      缓解中毒症状

      提高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

      阻止或减轻功能障碍的发生

      缩短抗结核药物疗程

      彻底清除结核病灶

      为二期功能重建创造条件。

      三、结核病的手术时机:

       术前有效抗结核治疗2—3周,体表结核病灶清除术等创伤小的手术。

       术前有效抗结核治疗4—8周或强化抗结核治疗后,骨关节结核及内脏结核等。

       临床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或明显减轻,血沉持续下降。

       营养状况和饮食明显改善。

      急诊手术,病情重危及生命,术前可合用二线药物强化抗结核治疗

       对已有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限期手术,否则,势必加重功能障碍或使功能障碍难以恢复。

       耐多药结核,如有手术适应症应尽早手术。

    2012-11-15 17: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