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前列腺癌治疗的成功案例分享

      患者信息:赵先生,42岁。

      老赵十年前因尿频、尿急、夜间排尿增多等症状,到医院进行就诊,被确诊为前列腺肥大,曾进行过一系列治疗,但均未能根治,不过并未对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情况于3个月前发生改变,老赵在小便时感到排尿困难。

      感到情况不妙的老赵第二天在家人陪同下到医院进行就诊,根据老赵反应的情况,医生为其进行了前列腺部位的相关检查,检查显示PSA(前列腺特异抗原)为48,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2.26,F/TPSA为5.2,显示出较高的前列腺癌风险。

      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前列腺外周带异常信号,前列腺体积增大,大小为4.3cm*3.8cm*3.6cm,中央带体积明显增大,信号不均,增强不均匀强化。左侧外周带上方可见大小约为1.1cm*0.8cm的低信号节灶,增强后可见强化。外周带与中央带分界清晰,前列腺被膜完整,周围脂肪间隙正常,膀胱充盈尚可,囊壁未见明显增厚,腔内未见异常信号影,盆腔未见积液,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

      然后通过骨扫描,未见转移,因此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经综合考虑为其进行了内分泌治疗,幸运的是治疗一直很顺利。

      前列腺癌的常用药物治疗有以下几种:

      1.内分泌治疗

      抗雄激素治疗:抗雄激素制剂主要作用在雄激素对前列腺细胞接受器的阻断,使癌细胞无法接收到雄激素的讯息而不会继续生长。抗雄激素药物有:氟他胺、康士德等。

      作为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氟他胺片是一种非类固醇类的雄激素拮抗剂,通过特异性阻断雄激素受体,达到抗雄激素作用,并通过抑制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生长刺激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

      2.化学治疗

      抗肿瘤药物治疗前列腺癌,是近几年才受到重视的,这主要是因为约20%~30%的前列腺癌不依赖雄激素。化疗主要适合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病人,经内分泌治疗或放射治疗失败后,可采用化疗。作为辅助性治疗往往可以起到内分泌治疗及放疗无法替代的效果。

      前列腺癌最敏感的化疗药物为环磷酰胺(CTX),其他化疗药物还有顺铂(PDD)、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磷酸雌二醇氮芥(EMP)等。

      研究表明,转移性前列腺癌用内分泌治疗后病情仍进行性加重者,使用化疗药物后,无论客观指标还是主观症状都可明显改善。单纯化疗虽不能治愈原发病灶,但可延长病人术后生存期,有效率为20%~40%。

      3.双磷酸盐药物

      主要应用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

      4.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脉相辨证治疗,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关阅读:前列腺癌的专业治疗导航地图

      5.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与肿瘤的关系颇为引人关注,免疫药物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它也可保护细胞功能,减少内分泌药物和抗癌药物对机体的损害。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2013-09-02 16:51:37